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--以黄梅县为例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3-15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5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关键技术及可行性分析 | 第15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3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| 第17-18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8页 |
2 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2.1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 哈里斯—托达罗模型 | 第19页 |
2.3 “推—拉”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4 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0-21页 |
3 黄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原因 | 第21-27页 |
3.1 黄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| 第21-22页 |
3.1.1 黄梅县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| 第21页 |
3.1.2 黄梅县自然条件与经济状况 | 第21-22页 |
3.1.3 黄梅县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及特点 | 第22页 |
3.2 黄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| 第22-27页 |
3.2.1 产业结构变迁的带动 | 第22-24页 |
3.2.2 经济利益的驱动 | 第24-25页 |
3.2.3 科技进步的推动 | 第25-26页 |
3.2.4 消费结构的拉动 | 第26-27页 |
3.2.5 其他因素 | 第27页 |
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黄梅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| 第27-38页 |
4.1 宏观层面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4.1.1 对黄梅县经济总量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4.1.2 对黄梅县财政收入的影响 | 第28页 |
4.2 中观层面的影响 | 第28-33页 |
4.2.1 对黄梅县产业结构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4.2.2 对黄梅县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4.2.3 对黄梅县民营经济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4.2.4 对黄梅县农业产业化科技推广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4.2.5 对黄梅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4.3 微观层面的影响 | 第33-38页 |
4.3.1 对黄梅县农民家庭纯收入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4.3.2 对黄梅县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4.3.3 对黄梅县农村家庭成员结构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5 黄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建议 | 第38-42页 |
5.1 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 | 第38页 |
5.2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| 第38-39页 |
5.3 加大农村资金投入 | 第39-40页 |
5.4 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| 第40-41页 |
5.5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| 第41-42页 |
6 结论 | 第42-44页 |
6.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42-43页 |
6.2 研究局限及展望 | 第43-44页 |
6.2.1 研究局限 | 第43页 |
6.2.2 研究展望 | 第43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