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5页 |
1.2.1 打水漂原理的国内外应用概况 | 第11-13页 |
1.2.2 入水冲击问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3-14页 |
1.2.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数值分析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4-15页 |
1.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.1 基于打水漂原理的反舰导弹变轨技术的提出 | 第15-16页 |
1.3.2 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仿真分析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
2.1 打水漂的物理学原理分析 | 第18页 |
2.2 流固耦合问题理论基础 | 第18-20页 |
2.2.1 流固耦合概念 | 第18页 |
2.2.2 ALE方法 | 第18-20页 |
2.2.3 流固耦合在LS-DYNA程序中的实现 | 第20页 |
2.3 复合材料的构造及特点 | 第20-21页 |
2.4 复合材料结构的抗冲击特性 | 第21-22页 |
2.5 复合材料的强度理论 | 第2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击水式飞行器总体设计方案 | 第23-36页 |
3.1 击水式飞行器的设计目标 | 第23页 |
3.2 击水式飞行器的结构设计方案 | 第23-30页 |
3.2.1 整体外形设计 | 第23-24页 |
3.2.2 稳定性设计 | 第24-26页 |
3.2.3 机身结构设计 | 第26页 |
3.2.4 内部结构设计 | 第26-30页 |
3.3 飞行器的动力装置和最大飞行速度 | 第30-34页 |
3.3.1 作用在飞行器上的主要外力 | 第30-31页 |
3.3.2 作最大飞行速度和所需最大推力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4 击水式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| 第34-35页 |
3.4.1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设计 | 第34页 |
3.4.2 纤维缠绕壳体的设计 | 第34-3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飞行器击水冲击力的数值模拟 | 第36-53页 |
4.1 数值模拟方法的特点 | 第36页 |
4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6-38页 |
4.3 HyperMesh前处理过程 | 第38-46页 |
4.3.1 模型简化、导入CAD模型与几何清理 | 第38-39页 |
4.3.2 划分网格 | 第39-40页 |
4.3.3 状态方程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4.3.4 设置材料和属性 | 第41页 |
4.3.5 设置边界条件和流固耦合相关定义 | 第41-42页 |
4.3.6 设置初始条件 | 第42-43页 |
4.3.7 定义求解时间和输出文件 | 第43页 |
4.3.8 输出K文件及递交LS-DYNA程序求解 | 第43页 |
4.3.9 和ALE相关的几个关键字解释 | 第43-46页 |
4.4 飞行器击打水面所受载荷特性分析 | 第46-51页 |
4.4.1 仿真效果 | 第46-47页 |
4.4.2 冲击载荷特性总体概括 | 第47-50页 |
4.4.3 水对飞行器的反弹总力 | 第50-5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飞行器的复合材料结构强度分析 | 第53-61页 |
5.1 有限元建模过程 | 第53页 |
5.2 HyperMesh前处理 | 第53-56页 |
5.2.1 几何清理 | 第53-54页 |
5.2.2 划分网格 | 第54页 |
5.2.3 设置材料和属性 | 第54-55页 |
5.2.4 施加载荷 | 第55-56页 |
5.2.5 建立约束 | 第56页 |
5.2.6 输出K文件及递交LS-DYNA程序求解 | 第56页 |
5.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6-59页 |
5.4 解决飞行器受冲击防止损坏方案 | 第59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6.1 结论 | 第61页 |
6.2 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