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--农业合作形式论文--经济联合体论文

权力规制、利益激励与合作秩序的建构--对川东N县农民合作组织的演进分析

中文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导论第8-21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二、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三、本选题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本选题的研究对象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本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四、本选题研究路线、目标及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路线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预期达到的水平和目标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本选题的研究方法第19页
    五、本选题的研究重点、难点及创新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重难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创新之处第20-21页
第二章 意识形态先导、共享利益激励与农民的合作行动(1952—1956)第21-33页
    一、意识形态先导下的“政治认同”与农民合作第21-25页
    二、“共享的利益”与合作组织的有效性第25-31页
    三、“退出权”与农民的自主合作第31-33页
第三章 集权体制、生存逻辑与合作体系的崩塌(1957—1983)第33-42页
    一、“一大二公”与集权经济体制第33-35页
    二、农民的“反合作”行为与部分抵制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瞒产私分与偷粮食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工分与磨洋工第37-38页
    三、生存逻辑与合作体系的崩塌第38-42页
第四章 政策引导、利益激励与农民的自愿合作(20 世纪80年代之后)第42-52页
    一、市场理性与内生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生逻辑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市场经济改革的产物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村庄利益结构分化是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内在基础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“退出权”是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得以存续的关键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“共享的利益”是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维系的保障第44-45页
    二、外发促内生: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基本特征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家向社会放权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政治环境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家的政策诱导构成了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外驱动力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国家的财政扶持是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保障第47-48页
    三、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产权制度与利益机制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产权结构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盈余分配机制第50-52页
第五章 结语与讨论第52-59页
    一、权力规制与利益激励:双重互动中的合作行动第52-55页
    二、“权力规制—利益激励”分析框架中的我国农民合作关系第55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致谢第62-65页
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政府主导下的精准扶贫实践研究--以S省P县F村为例
下一篇:哲学的意识形态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改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