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3 研究成果分析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2 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项目火灾风险分析 | 第18-34页 |
2.1 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现状 | 第18-20页 |
2.2 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火灾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0-26页 |
2.2.1 耐火等级判定不准确 | 第20-21页 |
2.2.2 防火分区划分不合理 | 第21-24页 |
2.2.3 安全疏散距离不符合现有规范 | 第24-25页 |
2.2.4 消防设施配备不满足要求 | 第25-26页 |
2.3 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火灾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| 第26-33页 |
2.3.1 火灾风险评估 | 第27-29页 |
2.3.2 消防应急预案 | 第29-30页 |
2.3.3 智能消防系统 | 第30-32页 |
2.3.4 消防设施运营维护 | 第32-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3 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项目火灾风险评价 | 第34-54页 |
3.1 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项目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| 第34-43页 |
3.1.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34-35页 |
3.1.2 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| 第35-36页 |
3.1.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6-39页 |
3.1.4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界定 | 第39-43页 |
3.2 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项目火灾风险评价模型的确定 | 第43-53页 |
3.2.1 评价方法选择 | 第43-44页 |
3.2.2 未确知测度理论 | 第44-47页 |
3.2.3 基于信息熵赋权方法 | 第47-48页 |
3.2.4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火灾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| 第48-53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4 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项目火灾风险控制 | 第54-69页 |
4.1 火灾风险控制概述 | 第54-55页 |
4.2 BIM技术应用于火灾风险控制中的优势 | 第55-59页 |
4.3 旧工业厂房再生利用项目火灾风险控制模型 | 第59-68页 |
4.3.1 消防预案子模型 | 第60-62页 |
4.3.2 火灾模拟子模型 | 第62-64页 |
4.3.3 人员安全疏散子模型 | 第64-65页 |
4.3.4 消防设施子模型 | 第65-6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5 实例论证 | 第69-85页 |
5.1 项目简介 | 第69-70页 |
5.2 数据来源 | 第70页 |
5.3 火灾风险评价 | 第70-76页 |
5.3.1 样本数据获取 | 第70-72页 |
5.3.2 单指标未确知测度计算 | 第72-74页 |
5.3.3 多指标综合未确知测度计算 | 第74页 |
5.3.4 风险程度综合评价与分析 | 第74-76页 |
5.4 火灾风险控制 | 第76-84页 |
5.4.1 模型的建立 | 第76页 |
5.4.2 火灾模拟与人员安全疏散 | 第76-80页 |
5.4.3 建筑信息查询 | 第80-81页 |
5.4.4 消防设备管理 | 第81-8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85-87页 |
6.1 结论 | 第85-86页 |
6.2 展望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| 第92-93页 |
附录 | 第93-95页 |
附录Ⅰ 指标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| 第93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