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硅酸盐工业论文--玻璃工业论文--基础理论论文

稀土掺杂光伏玻璃工艺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8页
    1.2 稀土离子发光机理第8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稀土元素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电子结构与能级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稀土离子跃迁形式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玻璃性质及结构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玻璃性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玻璃的结构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基质玻璃材料简介第15-16页
    1.4 光伏玻璃发展的现状第16-17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7-23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原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设备第17页
    2.2 熔制工艺选择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玻璃制备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玻璃退火工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样品加工第19-20页
    2.3 样品测试表征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X射线衍射分析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激发光谱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发射光谱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透过率/吸收光谱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热膨胀系数第21页
    2.4 实验步骤第21-23页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3-36页
    3.1 样品玻璃的基本物理性能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玻璃样品的XRD分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热膨胀系数测试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光学性能测试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掺Ce~(3+)/Eu~(3+)/Sm~(3+)离子玻璃样品的透过光谱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双掺玻璃样品的透过光谱第26-28页
    3.3 荧光光谱分析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单掺Ce~(3+)离子含量变化对玻璃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单掺Sm~(3+)离子含量变化对玻璃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单掺Eu~(3+)离子含量变化对玻璃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双掺Ce~(3+)/Eu~(3+)离子含量变化对玻璃的发光特性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双掺Eu~(3+)/ Sm~(3+)离子含量变化对玻璃的发光特性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双掺Ce~(3+)/Sm~(3+)离子含量变化对玻璃的发光特性的影响第34-36页
第四章 结论第36-38页
致谢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0页

论文共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FRET原理的绿色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
下一篇:MOST总线实验与开发平台的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