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多尺度形态学及自适应阈值标记的分水岭分割算法研究

致谢第5-7页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页
1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图像分割描述与研究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彩色图像分割重要性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图像分割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分水岭图像分割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15-17页
2 形态学及分水岭相关理论第17-30页
    2.1 数学形态学第17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数学形态学与结构元素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二值形态学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灰度形态学第24-26页
    2.2 分水岭概述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分水岭算法起源与原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分水岭算法的数学定义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分水岭过分割问题第29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3 多尺度形态学及自适应阈值标记的分水岭分割算法第30-47页
    3.1 新算法概述与原理第30-32页
    3.2 多尺度形态学彩色梯度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多尺度形态学图像处理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本文形态学多尺度彩色梯度第34-36页
    3.3 图像低频成分提取第36-38页
    3.4 形态学梯度重建第38-39页
    3.5 自适应阈值标记的分水岭分割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H-minima与扩展极小值变换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最大熵自适应阈值处理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强制极值标记与分水岭分割第45-4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4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第47-62页
    4.1 实验环境平台第47页
    4.2 算法实现过程第47-51页
    4.3 算法评价与分析第51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图像分割评价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数据集与评价指标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定性实验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定量实验分析第56-6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结论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作者简历第67-69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9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改进的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研究
下一篇:多波段计算LAIS和查找表预测值校正的高光谱图像压缩算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