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相变蓄热材料 | 第10-13页 |
1.2.1 相变蓄热材料的性能 | 第11页 |
1.2.2 相变蓄热材料的分类 | 第11-13页 |
1.3 相变蓄热器研究现状 | 第13-19页 |
1.3.1 相变蓄热器性能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3.2 强化蓄热器中相变材料侧传热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1.3.3 强化蓄热器中空气侧传热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相变蓄热换热理论与求解方法 | 第20-24页 |
2.1 相变蓄热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2.2 FLUENT模拟相变问题的基本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2.1 Fluent简介 | 第21页 |
2.2.2 Fluent软件模拟过程 | 第21-22页 |
2.2.3 Fluent求解器 | 第22页 |
2.2.4 Solidification/Melting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叉排管束式相变蓄热器模型介绍 | 第24-30页 |
3.1 物理模型 | 第24页 |
3.2 数学模型 | 第24-27页 |
3.2.1 控制方程 | 第24-26页 |
3.2.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| 第26-27页 |
3.3 FLUENT设置 | 第27页 |
3.4 模型验证 | 第27-29页 |
3.4.1 网格独立性验证 | 第27-28页 |
3.4.2 Fluent模型验证 | 第28-2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叉排管束式相变蓄热器模拟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9页 |
4.1 叉排管束式相变蓄热器模拟结果 | 第30-33页 |
4.2 入口空气质量流量对蓄热器性能影响 | 第33-34页 |
4.3 三种不同结构相变蓄热器性能比较 | 第34-3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相变材料侧添加翅片强化传热研究 | 第39-44页 |
5.1 强化传热模型 | 第39-40页 |
5.2 强化传热模型模拟结果及分析 | 第40-43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6章 空气侧添加涡发生器强化传热研究 | 第44-53页 |
6.1 三维模拟模型 | 第44-47页 |
6.1.1 物理模型 | 第44-45页 |
6.1.2 数学模型 | 第45-47页 |
6.2 网格系统及其独立性验证 | 第47-48页 |
6.3 强化传热模型模拟结果及分析 | 第48-52页 |
6.3.1 涡发生器高度对蓄热性能影响 | 第48-50页 |
6.3.2 涡发生器攻角对蓄热性能影响 | 第50-52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7.1 结论 | 第53-54页 |
7.2 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