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地下结构工程地震反应的特点 | 第10-11页 |
1.3 地下结构抗震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| 第12-14页 |
1.5 水电站地下厂房抗震存在的问题 | 第14页 |
1.6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2 应用的理论与方法 | 第16-25页 |
2.1 粘弹性边界理论 | 第16-18页 |
2.2 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的等效地震荷载的计算 | 第18-22页 |
2.2.1 波场分离 | 第18-19页 |
2.2.2 等效地震荷载计算公式 | 第19-22页 |
2.3 LS-DYNA显式积分动力有限元算法理论 | 第22-25页 |
3 水电站地下厂房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| 第25-39页 |
3.1 计算模型 | 第25-26页 |
3.2 地震资料 | 第26-27页 |
3.3 计算方法的验证 | 第27-29页 |
3.4 地震反应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4页 |
3.4.1 地震作用下厂房结构的位移 | 第29-33页 |
3.4.2 地震作用下厂房结构的加速度 | 第33-34页 |
3.5 地震应力和内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5.1 厂房各主要部位最大动拉应力 | 第34-36页 |
3.5.2 地震作用下厂房立柱的内力 | 第36-3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4 显式动力分析下的静动力组合作用 | 第39-57页 |
4.1 动力方法求解静力问题的数学验证 | 第39-40页 |
4.2 时间显式有限元波动方程 | 第40-41页 |
4.3 静力荷载的施加与验证 | 第41-47页 |
4.3.1 显式算法与隐式算法下静力作用的对比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3.2 显式算法中两种边界条件下静力的对比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4 实例分析 | 第47-56页 |
4.4.1 静动组合效应下厂房结构的位移 | 第48-51页 |
4.4.2 静动组合效应下厂房结构的应力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4.3 静动组合效应下厂房结构的立柱内力 | 第53-5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5 柱岩连接方式对地下厂房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| 第57-72页 |
5.1 概述 | 第57页 |
5.2 柱岩连接方式对地下厂房结构位移反应的影响 | 第57-62页 |
5.3 柱岩连接方式对地下厂房结构加速度反应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5.4 柱岩连接方式对地下厂房结构动拉应力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5.5 柱岩连接方式对地下厂房结构立柱内力的影响 | 第66-70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6 柱岩连接方式对地下厂房结构静动力组合效应的影响 | 第72-86页 |
6.1 概述 | 第72页 |
6.2 柱岩连接方式对地下厂房结构在纯静力作用下的影响 | 第72-75页 |
6.2.1 柱岩连接方式对地下厂房结构在纯静力作用下的位移影响 | 第72-73页 |
6.2.2 柱岩连接方式对地下厂房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应力影响 | 第73-74页 |
6.2.3 柱岩连接方式对地下厂房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立柱内力的影响 | 第74-75页 |
6.3 柱岩连接方式对地下厂房结构静动力组合作用下位移的影响 | 第75-78页 |
6.4 柱岩连接方式对地下厂房结构静动力组合作用下动拉应力的影响 | 第78-80页 |
6.5 柱岩连接方式对厂房结构立柱在静动力组合作用下内力的影响 | 第80-84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7.1 结论 | 第86-87页 |
7.2 展望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92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