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--石油炼制论文--石油的组成、性质与分析论文

石油体系汽—液平衡模型的研究
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-4页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7-9页
Contents第9-11页
符号说明第11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1.2 技术发展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石油体系的特征化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汽-液平衡模型的研究近况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化工仿真软件ASPEN PLUS简介第16-17页
    1.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7-20页
第二章 石油体系特征化第20-32页
    2.1 石油体系特征化方法第20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石油馏分的分布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假组分切割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假组分特性常数第25-30页
    2.2 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三章 汽-液平衡模型第32-38页
    3.1 简化汽-液平衡模型第32页
    3.2 SRK汽-液平衡模型第32-34页
    3.3 基于SRK方程的闪蒸算法第34-35页
    3.4 基于简化模型的闪蒸算法第35-37页
    3.5.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四章 简化模型与SRK模型的对比第38-52页
    4.1 测试油品和特征化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油品的TBP数据及密度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油品的特征化结果第39-47页
    4.2 PT闪蒸计算结果第47-50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第五章 汽-液平衡模型在催化裂化主分馏塔上的应用第52-66页
    5.1 分馏塔结构及操作条件第52-54页
    5.2 反应油气的组分构成及其热力学性质第54-58页
    5.3 催化裂化分馏塔模型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塔顶部分冷凝回流系统模型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第2~N_1-1块理论板模型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第N_1块理论板(塔底系统)模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气提塔塔板模型第61-62页
    5.4 塔模型求解策略——同时校正温度和气体流量法第62-64页
    5.5 计算结果第64-65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-73页
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3-74页
附件第74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财政大额专项支出绩效评价模式研究--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为例
下一篇:弯管热分层及其热波动削弱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