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1 移动 P2P 网络体系架构 | 第9-10页 |
1.2.2 无线数据广播技术 | 第10-11页 |
1.2.3 空间数据索引技术 | 第11页 |
1.3 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1-12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4 论文来源和主要贡献 | 第12-13页 |
1.4.1 论文来源 | 第12页 |
1.4.2 论文主要贡献 | 第12-13页 |
1.5 论文框架结构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移动 P2P 网络技术与数据广播技术 | 第15-29页 |
2.1 移动 P2P 网络技术 | 第15-18页 |
2.1.1 移动 P2P 网络产生的背景 | 第15页 |
2.1.2 移动 P2P 网络的实现原理与机制 | 第15-17页 |
2.1.3 移动 P2P 网络的特点与应用 | 第17-18页 |
2.2 数据广播技术 | 第18-22页 |
2.2.1 数据广播技术概述 | 第18-20页 |
2.2.2 数据广播模式 | 第20-22页 |
2.3 数据广播的调度策略 | 第22-28页 |
2.3.1 多盘广播调度算法 | 第22-24页 |
2.3.2 (1, m) 索引技术的广播调度算法 | 第24-27页 |
2.3.3 分析比较 | 第27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空间数据索引与查询技术 | 第29-39页 |
3.1 基于 Hilbert 空间填充曲线的空间数据划分策略 | 第29-30页 |
3.2 空间数据索引技术 | 第30-32页 |
3.3 空间数据查询技术 | 第32-34页 |
3.3.1 范围查询 | 第33页 |
3.3.2 最近邻查询 | 第33-34页 |
3.4 空间查询处理过程 | 第34-35页 |
3.5 空间数据传输技术 | 第35-3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面向热点数据的无线广播数据访问延时优化调度算法 | 第39-47页 |
4.1 引言 | 第39页 |
4.2 热点数据的无线广播调度策略 | 第39-40页 |
4.3 基于索引技术的热点数据无线广播数据访问延时优化调度算法 | 第40-43页 |
4.3.1 算法系统架构的概述 | 第40-41页 |
4.3.2 数学模型及算法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3.3 最优广播调度序列的结构 | 第43页 |
4.4 面向热点数据的无线广播数据访问协议 | 第43-44页 |
4.5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5.1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| 第44页 |
4.5.2 数据项个数对性能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5.3 数据项大小对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5.4 索引数对性能的影响 | 第4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移动 P2P 网络中的空间数据查询算法 | 第47-55页 |
5.1 基于 PMBR 索引的数据广播技术 | 第47-48页 |
5.2 面向空间热点数据的无线广播周期序列 | 第48-50页 |
5.3 面向空间热点数据的查询算法 | 第50-54页 |
5.3.1 范围查询 | 第50-52页 |
5.3.2 近邻查询 | 第52-5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移动 P2P 网络中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| 第55-66页 |
6.1 NS2 仿真工具 | 第55-58页 |
6.1.1 NS2 概述 | 第55页 |
6.1.2 NS2 工作原理 | 第55-58页 |
6.2 仿真实验的设计 | 第58-61页 |
6.2.1 移动 P2P 网络的拓扑结构 | 第58-59页 |
6.2.2 无线广播数据调度策略 | 第59-61页 |
6.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| 第61-65页 |
6.3.1 划分单元 PCs 大小对性能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6.3.2 空间查询范围及节点个数的大小对性能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6.3.3 节点缓存大小对性能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7.1 总结 | 第66页 |
7.2 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| 第70-71页 |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专利 | 第71-72页 |
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