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一、 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二、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研究综述和创新点 | 第13-20页 |
一、 研究综述 | 第13-19页 |
二、 研究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一、 研究思路 | 第20页 |
二、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1-28页 |
第一节 高职思政课教师普遍职业倦怠 | 第21-24页 |
一、 高职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| 第22页 |
二、 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| 第22-24页 |
第二节 高职学生学习习得性无助 | 第24-28页 |
一、 中学基础薄弱造成学习习得性无助 | 第25页 |
二、 大学新生活不适应导致习得性无助 | 第25-26页 |
三、课程理论性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脱节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| 第28-33页 |
第一节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 | 第28-30页 |
一、 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 | 第28-29页 |
二、 积极心理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| 第29-30页 |
三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理论支撑 | 第30页 |
第二节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| 第30-33页 |
一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“中国梦”的需求 | 第30-31页 |
二、 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| 第31-32页 |
三、 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需求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| 第33-55页 |
第一节 从教育者角度探索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| 第33-38页 |
一、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,增强教师心理弹性 | 第33-34页 |
二、 完善教师人格品质,树立积极人生态度 | 第34-35页 |
三、 建立积极社会支持系统,形成育人合力 | 第35-38页 |
第二节 从教学对象角度探索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| 第38-49页 |
一、 关注学生成长需要,提高积极体验能力 | 第38-42页 |
二、 以学生发展为本,发掘积极人格品质 | 第42-44页 |
三、 优化环境支持系统,营造积极成长氛围 | 第44-49页 |
第三节 从教学评价角度探索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| 第49-55页 |
一、 确立教师导向性和激励性考评的积极理念 | 第49-50页 |
二、 建立知行统一全程动态考评体系,以评促学 | 第50-53页 |
三、 知行统一全程动态考评体系的实践效果 | 第53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8-59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