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缩略词表 | 第8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5页 |
1.1 易位系的应用和创建方法 | 第9-10页 |
1.2 易位系的鉴定 | 第10-14页 |
1.2.1 形态学、细胞学和生物化学标记鉴定 | 第10-11页 |
1.2.2 原位杂交鉴定 | 第11-12页 |
1.2.3 分子标记鉴定 | 第12-14页 |
1.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18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15页 |
2.2 试剂与仪器 | 第15页 |
2.3 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2.3.1 结球甘蓝相对于大白菜连锁群特异分子标记的建立 | 第15-17页 |
2.3.2 大白菜—结球甘蓝易位系的特异分子标记鉴定 | 第17页 |
2.3.3 大白菜—结球甘蓝易位系的减数分裂观察 | 第17页 |
2.3.4 大白菜—结球甘蓝易位系自交后代结籽率统计 | 第17页 |
2.3.5 大白菜—结球甘蓝易位系农艺性状调查 | 第17-1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18-30页 |
3.1 DNA 质量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| 第18页 |
3.2 结球甘蓝相对于大白菜连锁群特异分子标记的建立 | 第18-24页 |
3.2.1 特异 SSR 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| 第18-20页 |
3.2.2 InDel 标记的扩增分析 | 第20-21页 |
3.2.3 InDel 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| 第21-23页 |
3.2.4 特异 InDel 标记在大白菜和结球甘蓝中的等位基因位点分布 | 第23-24页 |
3.3 大白菜—结球甘蓝易位系 AT7-13 自交后代的 INDEL 标记鉴定 | 第24-27页 |
3.3.1 AT7-13 自交后代 F2 植株的 InDel 标记鉴定 | 第24-26页 |
3.3.2 AT7-13 自交后代 F3 植株的 InDel 鉴定 | 第26-27页 |
3.4 大白菜—结球甘蓝易位系植株减数分裂观察 | 第27-28页 |
3.5 大白菜—结球甘蓝易位系的自交结籽率调查 | 第28页 |
3.6 大白菜—结球甘蓝易位系植株农艺性状评价 | 第28-30页 |
4 讨论 | 第30-32页 |
4.1 SSR 标记与 INDEL 标记在 A、C 基因组间多态性分析 | 第30页 |
4.2 利用 INDEL 标记精确鉴定易位系中染色体片段的可行性 | 第30页 |
4.3 易位系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| 第30-32页 |
5 结论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8页 |
附录 A | 第38-41页 |
附录 B | 第41-48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8-49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