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刀具、磨料、磨具、夹具、模具和手工具论文--磨具、研具论文

金刚石磨粒划擦过程中的机械磨损特性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金刚石磨具中磨粒磨损的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单点金刚石车刀磨损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金刚石晶体结构及其对磨损的影响第14-16页
    1.3 存在问题、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金刚石磨粒磨损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课题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论文组成部分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0页
第2章 试验条件与试验内容第20-28页
    2.1 金刚石磨粒工具的制备第20-22页
    2.2 划擦蓝宝石试验条件与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2.3 划擦Ta12W试验条件与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2.4 摩擦系数测试试验条件与方法第26页
    2.5 金刚石磨粒机械磨损的表征与评价第26-28页
第3章 金刚石划擦蓝宝石机械磨损试验研究第28-52页
    3.1 划擦蓝宝石典型信号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磨损体积的测量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典型划擦力与力比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摩擦系数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典型磨损形貌第32-33页
    3.2 点接触金刚石划擦蓝宝石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点接触金刚石磨损体积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点接触金刚石磨损显微形貌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点接触金刚石划擦力与力比第35-36页
    3.3 线接触金刚石划擦蓝宝石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线接触金刚石磨损体积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线接触金刚石磨损形貌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线接触金刚石划擦力与力比第38-39页
    3.4 面接触金刚石划擦蓝宝石第39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面接触金刚石磨损体积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面接触金刚石磨损显微形貌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面接触金刚石划擦力与力比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面接触金刚石与蓝宝石的摩擦系数第46-47页
    3.5 金刚石划擦蓝宝石综合比较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磨损体积与磨损率对比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磨损显微形貌对比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划擦力与力比对比第49-51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4章 金刚石划擦Ta12W机械磨损试验研究第52-94页
    4.1 划擦Ta12W典型信号分析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磨损体积的测量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典型划擦力与力比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摩擦系数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典型声发射信号第56-58页
    4.2 点接触金刚石划擦Ta12W第58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点接触金刚石磨损体积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点接触金刚石磨损显微形貌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点接触金刚石划擦力与力比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点接触金刚石磨损声发射信号第61-65页
    4.3 线接触金刚石划擦Ta12W第65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线接触金刚石磨损体积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线接触金刚石磨损显微形貌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线接触金刚石划擦力与力比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线接触金刚石磨损声发射信号第68-72页
    4.4 面接触金刚石划擦Ta12W第72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面接触金刚石磨损体积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面接触金刚石磨损显微形貌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面接触金刚石划擦力与力比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面接触金刚石与Ta12W的摩擦系数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面接触金刚石磨损声发射信号第79-88页
    4.5 金刚石划擦Ta12W磨损综合分析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磨损体积与磨损率对比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磨损显微形貌对比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划擦力与力比对比第90-9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92-94页
第5章 金刚石磨粒机械磨损特征的建模与分析第94-126页
    5.1 划擦蓝宝石和Ta12W机械磨损综合分析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磨损体积比较分析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磨损形貌比较分析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划擦力与力比比较分析第97-98页
    5.2 SPH方法基本原理第98-101页
    5.3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101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金刚石磨粒的本构方程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金刚石磨粒划擦状态方程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物理模型的建立第105-108页
    5.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108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金刚石磨粒SPH粒子磨损量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金刚石磨粒SPH粒子应力特征第110-112页
    5.5 金刚石磨粒机械磨损理论模型第112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金刚石磨粒划擦磨损理论模型第112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金刚石磨粒PBC理论模型第122-124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24-126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6-128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126-127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27-128页
参考文献第128-140页
致谢第140-142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42页

论文共1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香港玻璃外墙细部构造设计初探
下一篇:五轴端铣摆线齿轮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