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35页 |
| ·概述 | 第10页 |
| ·树枝状PAMAM的配位化学 | 第10-14页 |
| ·树枝状PAMAM/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| 第14-19页 |
| ·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| ·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| ·纳米簇的制备 | 第17-19页 |
| ·树枝状PAMAM螯合剂的载体类型 | 第19-25页 |
| ·聚苯乙烯 | 第19-20页 |
| ·天然高分子 | 第20-22页 |
| ·无机材料 | 第22-25页 |
| ·树枝状PAMAM与SiO_2基体的键合方式 | 第25-27页 |
| ·接枝改性 | 第25-26页 |
| ·凝胶化 | 第26页 |
| ·仿生硅化 | 第26-27页 |
| ·固载化树枝状PAMAM的应用研究进展 | 第27-30页 |
| ·用于分子印迹 | 第27页 |
| ·重金属回收 | 第27-28页 |
| ·用于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·用于催化反应 | 第29-30页 |
| ·环氧树脂固化剂 | 第30页 |
| ·其他方面 | 第30页 |
| ·超支化PAMAM配位及固载化研究进展 | 第30-32页 |
| ·配合物的应用 | 第30-31页 |
| ·超支化PAMAM类似物的固载 | 第31-32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拟开展的工作 | 第32-35页 |
| ·本研究的必要性 | 第32-34页 |
| ·本文拟展开的工作 | 第34-35页 |
| 第二章 超支化PAMAM与Cu~(2+)、Co~(2+)、Ni~(2+)配位作用研究 | 第35-54页 |
| ·引言 | 第35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5-41页 |
| ·实验原料、仪器及设备 | 第35-36页 |
| ·超支化PAMAM的合成 | 第36-38页 |
| ·超支化PAMAM的测试与表征 | 第38页 |
| ·与Co~(2+)的配位 | 第38-39页 |
| ·与Cu~(2+)的配位 | 第39-40页 |
| ·与Ni~(2+)的配位 | 第40-4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53页 |
| ·超支化PAMAM红外光谱 | 第41-42页 |
| ·超支化PAMAM质谱图 | 第42页 |
| ·超支化PAMAM热重分析谱图 | 第42-43页 |
| ·超支化PAMAM分子量表征 | 第43页 |
| ·超支化PAMAM紫外光谱 | 第43-44页 |
| ·超支化PAMAM酸碱表征 | 第44-45页 |
| ·与Co~(2+)配位 | 第45-48页 |
| ·与Cu~(2+)、Ni~(2+)配位 | 第48-5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| 第三章 硅胶基超支化PAMAM新型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| 第54-87页 |
| ·引言 | 第5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4-58页 |
| ·实验原料、仪器及设备 | 第54-56页 |
| ·硅胶基超支化PAMAM树脂的制备 | 第56-57页 |
| ·硅胶基超支化PAMAM树脂的表征 | 第57页 |
| ·硅胶基超支化PAMAM树脂的吸附性能 | 第57-5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8-85页 |
| ·硅胶基超支化PAMAM树脂的红外光谱 | 第58-59页 |
| ·硅胶基超支化PAMAM树脂的热重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·硅胶基超支化PAMAM树脂的XRD图 | 第60-61页 |
| ·硅胶基超支化PAMAM树脂的孔结构分析 | 第61-62页 |
| ·硅胶基超支化PAMAM树脂的含氮值及接枝率 | 第62页 |
| ·硅胶基超支化PAMAM树脂的合成工艺优化 | 第62-67页 |
| ·硅胶基超支化PAMAM树脂的静态吸附 | 第67-80页 |
| ·硅胶基超支化PAMAM树脂的动态吸附 | 第80-84页 |
| ·硅胶基超支化PAMAM树脂的洗脱 | 第84-8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| 结论 | 第87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96-97页 |
| 致谢 | 第97-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