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引论 | 第10-14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2页 |
1.1.1 中国梦的实现 | 第10-11页 |
1.1.2 钱学森之问 | 第11页 |
1.1.3 一个笑话引起的思考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数学文化概述 | 第14-20页 |
2.1 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6页 |
2.1.1 什么是文化 | 第14-15页 |
2.1.2 什么是数学文化 | 第15-16页 |
2.2 数学文化的价值 | 第16-20页 |
2.2.1 应用价值 | 第16-17页 |
2.2.2 教育价值 | 第17页 |
2.2.3 美学价值 | 第17-20页 |
第三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| 第20-24页 |
3.1 文献综述 | 第20-21页 |
3.1.1 国外研究情况 | 第20页 |
3.1.2 国内研究情况 | 第20-21页 |
3.2 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3.2.1 素质教育理论 | 第21-22页 |
3.2.2 多元智能理论 | 第22页 |
3.2.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| 第22页 |
3.2.4 波利亚的教育理论 | 第22页 |
3.2.5 学习迁移理论 | 第22-23页 |
3.2.6 新课程标准要求 | 第23-24页 |
第四章 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原则 | 第24-30页 |
4.1 选取相关数学文化教学内容的原则 | 第24-26页 |
4.1.1 相关性 | 第24页 |
4.1.2 趣味性 | 第24-25页 |
4.1.3 思想性 | 第25页 |
4.1.4 适度性 | 第25-26页 |
4.1.5 有用性 | 第26页 |
4.2 体现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| 第26-30页 |
4.2.1 强调本质,注意适度形式化 | 第26-27页 |
4.2.2 尊重学生个性,因材施教 | 第27-28页 |
4.2.3 重过程,重体验 | 第28页 |
4.2.4 提倡师生合作,重视思想交流 | 第28-30页 |
第五章 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| 第30-44页 |
5.1 介绍数学史,激发学习兴趣 | 第30-33页 |
5.1.1 合理设置情境,提高学习积极性 | 第30-31页 |
5.1.2 介绍历史背景,揭示知识本源 | 第31-32页 |
5.1.3 讲述数学家故事,从心灵上启发学生 | 第32-33页 |
5.2 展示数学美,培养审美情操 | 第33-37页 |
5.2.1 统一美 | 第34-35页 |
5.2.2 简洁美 | 第35-36页 |
5.2.3 对称美 | 第36页 |
5.2.4 奇异美 | 第36-37页 |
5.3 渗透数学思想,提升数学素养 | 第37-44页 |
5.3.1 化归的思想 | 第38页 |
5.3.2 数形结合的思想 | 第38-39页 |
5.3.3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| 第39-40页 |
5.3.4 分类与整合的思想 | 第40-41页 |
5.3.5 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| 第41-44页 |
第六章 反思与探索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