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1 风险社会 | 第9-10页 |
1.1.2 信息社会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问题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3页 |
1.4.2 层次分析法 | 第13页 |
1.4.3 案例研究法 | 第13-14页 |
2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4-19页 |
2.1 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2.1.1 风险传播综述 | 第14-15页 |
2.1.2 微博传播机制综述 | 第15-17页 |
2.2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2.2.1 微博传播机制 | 第17页 |
2.2.2 环境风险议题 | 第17-18页 |
2.2.3 风险传播 | 第18-19页 |
3 环境风险议题的描述统计分析 | 第19-47页 |
3.1 研究平台的选择 | 第19页 |
3.2 研究框架设计 | 第19-23页 |
3.2.1 研究时间段的选择 | 第19-21页 |
3.2.2 研究主体分类 | 第21-22页 |
3.2.3 研究样本集合 | 第22-23页 |
3.2.4 研究样本的确定方法及结果 | 第23页 |
3.3 研究过程 | 第23-28页 |
3.3.1 微博用户在“雾霾”议题中的影响力AHP决策过程 | 第24-28页 |
3.3.2 微博用户在“雾霾”议题中的影响力计算结果 | 第28页 |
3.4 “雾霾”议题在微博中的传播要素分析 | 第28-35页 |
3.4.1 传播主体 | 第28-30页 |
3.4.2 传播媒介 | 第30页 |
3.4.3 信息内容 | 第30-35页 |
3.5 “雾霾”议题在微博中的传播过程 | 第35-43页 |
3.5.1 传播过程研究的传统模式 | 第36页 |
3.5.2 “雾霾”传播过程的模式构建 | 第36-43页 |
3.6 “雾霾”在新浪微博中的影响传播效果主要因素 | 第43-47页 |
3.6.1 雾霾问题严重程度 | 第44页 |
3.6.2 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 | 第44-45页 |
3.6.3 意见领袖的个人推动 | 第45-47页 |
4 环境风险议题在微博中的传播现状与短板 | 第47-52页 |
4.1 环境风险议题在微博中的传播现状 | 第47-49页 |
4.1.1 传播主体互动参与风险传播 | 第47-48页 |
4.1.2 内容形式多样化呈现风险景观 | 第48-49页 |
4.2 环境风险传播在微博中存在的短板 | 第49-52页 |
4.2.1 民间舆论场的“泛娱乐化” | 第49-50页 |
4.2.2 官方舆论场的话语策略落后 | 第50-52页 |
5 结语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2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8-59页 |
B. 微博用户在“雾霾”议题中的影响力评估: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各级因素的权重调查 | 第59-61页 |
C. 微博用户在“雾霾”议题中的影响力相关数据及得分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