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2页 |
1.1 非晶合金的定义 | 第8页 |
1.2 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 | 第8-9页 |
1.3 非晶合金的制备 | 第9-11页 |
1.4 非晶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| 第11-13页 |
1.4.1 优良的磁性能 | 第12页 |
1.4.2 优异的力学性能 | 第12-13页 |
1.4.3 抗腐蚀性 | 第13页 |
1.5 磁性原理 | 第13-16页 |
1.5.1 物质的磁性本源 | 第13-14页 |
1.5.2 磁化机制 | 第14-15页 |
1.5.3 磁化曲线与磁滞回线 | 第15-16页 |
1.6 非晶合金的软磁性能及影响因素 | 第16-17页 |
1.7 磁畴理论 | 第17-19页 |
1.7.1 磁畴的形成原因 | 第17-18页 |
1.7.2 畴壁结构与畴壁能 | 第18页 |
1.7.3 磁畴结构 | 第18-19页 |
1.8 深冷处理的作用 | 第19-20页 |
1.9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| 第20-22页 |
1.9.1 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9.2 研究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 | 第22-28页 |
2.1 实验方案 | 第22页 |
2.2 实验设备 | 第22-23页 |
2.3 非晶合金的制备 | 第23-25页 |
2.3.1 母合金铸锭的制备 | 第23页 |
2.3.2 非晶薄带的制备 | 第23-25页 |
2.4 深冷处理实验 | 第25页 |
2.5 微观结构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5.1 XRD检测 | 第25-26页 |
2.5.2 DSC分析 | 第26页 |
2.6 非晶合金软磁性能测试 | 第26页 |
2.6.1 矫顽力的测试 | 第26页 |
2.6.2 饱和磁感应强度的测试 | 第26页 |
2.7 非晶合金磁畴结构的观察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深冷处理对非晶合金原子组态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8-36页 |
3.1 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表征 | 第28页 |
3.2 深冷处理对Fe_(40)Ni_(38)B_(19)Mo_3非晶薄带原子组态的影响 | 第28-31页 |
3.3 深冷处理对Fe_(40)Ni_(38)B_(18)Mo_4非晶薄带原子组态的影响 | 第31页 |
3.4 深冷处理对Fe_(40)Ni_(38)B_(19)Mo_3非晶薄带热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6页 |
第四章 深冷处理对非晶合金软磁性能的影响 | 第36-44页 |
4.1 深冷处理对非晶合金矫顽力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4.1.1 深冷处理对Fe_(40)Ni_(38)B_(19)Mo_3非晶薄带矫顽力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4.1.2 深冷处理对Fe_(40)Ni_(38)B_(18)Mo_4非晶薄带矫顽力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4.2 深冷处理对非晶合金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4.3 两种非晶合金薄带磁性能的比较 | 第41-4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五章 深冷处理对非晶合金磁畴结构的影响 | 第44-52页 |
5.1 铸态Fe_(40)Ni_(38)B_(19)Mo_3非晶薄带的磁畴结构 | 第44页 |
5.2 深冷处理对非晶合金磁畴结构的影响 | 第44-49页 |
5.3 磁畴结构与宏观磁性能的联系 | 第49-5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2-54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52-53页 |
6.2 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