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1-12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2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19页 |
1.1 课题的背景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1.1 专用无线数字通信在我国发展的概况 | 第15-17页 |
1.2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7页 |
1.3 课题的大致进展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DMR协议简介 | 第19-27页 |
2.1 DMR协议概述 | 第19-21页 |
2.1.1 DMR协议的分层结构 | 第19页 |
2.1.2 DMR协议的帧结构 | 第19-21页 |
2.2 DMR转发模式介绍 | 第21-24页 |
2.2.1 DMR中转台的工作方式 | 第21-22页 |
2.2.2 空闲信令 | 第22页 |
2.2.3 CACH信道 | 第22-23页 |
2.2.4 信道控制 | 第23-24页 |
2.3 DMR与有线网络的通信介绍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DMR中转模型建立及性能分析 | 第27-35页 |
3.1 协议性能研究参数 | 第27-28页 |
3.1.1 DMR协议性能参数话音质量 | 第27页 |
3.1.2 DMR协议性能参数呼损率 | 第27-28页 |
3.2 M/M/m排队论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3 DMR系统的爱尔兰呼损率仿真 | 第31-35页 |
3.3.1 对DMR呼叫到达时间间隔 | 第32页 |
3.3.2 对DMR系统的服务时间 | 第32-33页 |
3.3.3 对DMR系统性能的建模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DMR中转台协议的实现 | 第35-59页 |
4.1 移动台侧转发协议分析 | 第35-38页 |
4.1.1 移动台的呼叫控制层的状态 | 第35-36页 |
4.1.2 信道接入过程 | 第36-37页 |
4.1.3 移动台的信令 | 第37-38页 |
4.2 中转台侧转发协议分析 | 第38-55页 |
4.2.1 中转台的转发方式 | 第38-40页 |
4.2.2 中转台的高层状态 | 第40-42页 |
4.2.3 中转台的详细转发流程 | 第42-45页 |
4.2.4 中转台的一些相关数据格式 | 第45-47页 |
4.2.5 单工通信 | 第47-49页 |
4.2.6 单工通信处理流程 | 第49-52页 |
4.2.7 双工通信 | 第52-53页 |
4.2.8 双工通信处理流程 | 第53-55页 |
4.3 中转台与PSTN通信的简单介绍 | 第55-56页 |
4.4 中转台与PSTN系统通信的处理流程 | 第56-59页 |
第五章 Linux系统移植及DMR中转台程序调试 | 第59-71页 |
5.1 基于AT91SAM9G45的linux系统移植 | 第59-66页 |
5.1.1 中转台的硬件设计简介 | 第59页 |
5.1.2 linux系统移植 | 第59-66页 |
5.2 基于AT91rm9200中转台的语音的程序调试 | 第66-71页 |
5.2.1 中转台的单工语音调试 | 第66-68页 |
5.2.3 中转台的双工语音调试 | 第68-71页 |
第六章 参加DMR项目的其他工作 | 第71-77页 |
6.1 LCD与键盘的设计 | 第71-72页 |
6.2 端机侧的写频软件 | 第72-77页 |
第七章 结束语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3-84页 |
1.基本情况 | 第83页 |
2.教育背景 | 第83页 |
3.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