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| 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| 1.2 采动覆岩裂隙场演化规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1.3 主要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4页 |
| 1.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| 1.4.2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1.5 技术路线 | 第15页 |
| 1.6 本章小结 | 第15-17页 |
| 第2章 采动覆岩裂隙场演化规律理论分析研究 | 第17-21页 |
| 2.1 采场支撑压力分布研究 | 第17-19页 |
| 2.2 采场上覆岩裂隙分布研究 | 第19-21页 |
| 第3章 采动覆岩裂隙场演化规律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| 第21-45页 |
| 3.1 相似材料模型实验方案设计 | 第21-26页 |
| 3.1.1 模型设计条件 | 第21-22页 |
| 3.1.2 相似实验原理 | 第22页 |
| 3.1.3 模拟实验台及监测设备的选择 | 第22-23页 |
| 3.1.4 相似条件的确定 | 第23-24页 |
| 3.1.5 模型各岩层配比及用量计算 | 第24-25页 |
| 3.1.6 测点布置 | 第25-26页 |
| 3.2 相似材料模型的制作过程 | 第26-27页 |
| 3.2.1 模型铺设前的准备 | 第26页 |
| 3.2.2 模型铺设流程 | 第26-27页 |
| 3.3 相似材料实验开挖过程设计 | 第27-28页 |
| 3.4 顶板垮落规律分析 | 第28-31页 |
| 3.4.1 直接顶垮落现象分析 | 第28页 |
| 3.4.2 周期来压现象分析 | 第28-31页 |
| 3.5 上覆岩层移动规律分析 | 第31-36页 |
| 3.5.1 上覆岩层不同开挖距离的下沉量演化规律 | 第32-34页 |
| 3.5.2 上覆岩层不同开挖距离的位移矢量演化规律 | 第34-36页 |
| 3.6 上覆岩层离层率演化规律分析 | 第36-40页 |
| 3.7 采动裂隙场演化规律分析 | 第40-43页 |
| 3.8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| 第4章 采场应力分布演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| 第45-61页 |
| 4.1 软件介绍 | 第45页 |
| 4.2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选择 | 第45-47页 |
| 4.2.1 模型的基本几何参数 | 第45-46页 |
| 4.2.2 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46页 |
| 4.2.3 测线布置 | 第46-47页 |
| 4.2.4 开挖方案 | 第47页 |
| 4.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| 第47-59页 |
| 4.3.1 不同开挖距离的采场垂直应力分布 | 第47-50页 |
| 4.3.2 采场顶板岩层垂直应力演化规律 | 第50-56页 |
| 4.3.3 采场底板岩层垂直应力演化规律 | 第56-59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第5章 采场裂隙分布演化数值模拟研究 | 第61-71页 |
| 5.1 软件介绍 | 第61页 |
| 5.2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选择 | 第61-62页 |
| 5.2.1 模型的基本几何参数 | 第61-62页 |
| 5.2.2 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62页 |
| 5.2.3 开挖方案 | 第62页 |
| 5.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| 第62-69页 |
| 5.3.1 采动覆岩移动演化规律 | 第63-65页 |
| 5.3.2 采动裂隙场分布演化规律 | 第65-69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71-73页 |
| 6.1 主要结论 | 第71页 |
| 6.2 创新点 | 第71-72页 |
| 6.3 存在的不足 | 第72页 |
| 6.4 展望 | 第72-73页 |
| 致谢 | 第73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81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81-82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2-83页 |
| 发表论文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