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5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3页 |
2.1 二维超声心动图及M型超声技术 | 第15-17页 |
2.2 组织多普勒成像(TDI)技术 | 第17-18页 |
2.3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(2D-STE) | 第18-19页 |
2.3.1 应变及应变率 | 第18-19页 |
2.3.2 局部应变及整体应变 | 第19页 |
2.4 三维超声心动图 | 第19-21页 |
2.4.1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(RT-3DE) | 第19-20页 |
2.4.2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(3D-STE) | 第20-21页 |
2.5 斑点追踪技术对冠心病、心肌梗死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6 二维及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的比较 | 第22页 |
2.7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的局限性及展望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资料与方法 | 第23-27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3页 |
3.2 仪器与方法 | 第23-26页 |
3.2.1 临床参数测定 | 第24页 |
3.2.2 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测定 | 第24页 |
3.2.3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参数测定 | 第24-26页 |
3.3 统计学分析 | 第26-27页 |
第4章 实验结果 | 第27-39页 |
4.1 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| 第27-28页 |
4.2 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比较 | 第28页 |
4.3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左室整体应变的差异分析 | 第28-29页 |
4.4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左室各节段应变的差异分析 | 第29-33页 |
4.4.1 左室各节段纵向应变的差异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4.2 左室各节段径向应变的差异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4.3 左室各节段圆周应变的差异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4.4 左室各节段面积应变的差异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5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3DT描记收缩期应变图 | 第33-37页 |
4.5.1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3DT描记收缩期纵向应变图 | 第33-34页 |
4.5.2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3DT描记收缩期径向应变图 | 第34-35页 |
4.5.3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3DT描记收缩期圆周应变图 | 第35-36页 |
4.5.4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3DT描记收缩期面积应变图 | 第36-37页 |
4.6 左室整体纵向(GLS)、径向(GRS)、圆周(GCS)及面积应变(GAS)与左室射血分数(LVEF)的相关性 | 第37-39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39-42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50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