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8页 |
1.1 概述 | 第10页 |
1.2 TEMPEST与电磁兼容(EMC)的比较 | 第10-11页 |
1.3 泄漏发射 | 第11-14页 |
1.3.1 泄漏发射的危害 | 第12-13页 |
1.3.2 外界电磁波对信息处理设备的攻击 | 第13-14页 |
1.4 TEMPEST的国外研究背景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.2 TEMPEST的发展历程 | 第15-16页 |
1.5 TEMPEST技术标准与产品 | 第16-24页 |
1.5.1 TEMPEST标准 | 第16-17页 |
1.5.2 TEMPEST产品 | 第17-23页 |
1.5.3 TEMPMST防御对策 | 第23-24页 |
1.6 TEMPEST测试与攻击 | 第24-25页 |
1.6.1 测试 | 第24页 |
1.6.2 攻击 | 第24-25页 |
1.7 我国TEMPEST的研究现状 | 第25-26页 |
1.8 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电磁兼容的回顾 | 第28-56页 |
2.1 概述 | 第28页 |
2.2 电磁泄漏的传播途径 | 第28-29页 |
2.2.1 传导耦合的概述 | 第28-29页 |
2.2.2 辐射耦合的概述 | 第29页 |
2.3 传导耦合 | 第29-34页 |
2.3.1 直接传导耦合 | 第29-31页 |
2.3.2 公共阻抗耦合 | 第31-33页 |
2.3.3 转移阻抗耦合 | 第33-34页 |
2.4 电磁辐射 | 第34-40页 |
2.4.1 基本电偶极子 | 第34-37页 |
2.4.2 基本磁偶极子 | 第37-38页 |
2.4.3 天线效应 | 第38-39页 |
2.4.4 接收天线的功率 | 第39-40页 |
2.5 防护技术 | 第40-56页 |
2.5.1 接地 | 第41-43页 |
2.5.2 搭接 | 第43-44页 |
2.5.3 地线回路的信息泄漏与干扰 | 第44页 |
2.5.4 屏蔽技术 | 第44-52页 |
2.5.5 滤波 | 第52-56页 |
第三章 泄漏发射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与对策 | 第56-88页 |
3.1 概述 | 第56页 |
3.2 泄漏发射的数学模型 | 第56-62页 |
3.2.1 电偶极子天线模型 | 第56-57页 |
3.2.2 磁偶极子天线模型 | 第57-58页 |
3.2.3 传导发射模型 | 第58-59页 |
3.2.4 泄漏发射的谱分析 | 第59-62页 |
3.2.5 TEMPEST ATTACK实验 | 第62页 |
3.3 主机及外设产生的电磁辐射 | 第62-75页 |
3.3.1 VDU(video display units)产生的电磁辐射 | 第62-68页 |
3.3.2 设备主机产生的泄漏发射 | 第68-75页 |
3.4 计算机病毒的TEMPEST ATTACK | 第75-78页 |
3.5 防止TEMPEST ATTACK的对策 | 第78-86页 |
3.5.1 屏蔽 | 第78-81页 |
3.5.2 干扰法 | 第81-82页 |
3.5.3 对信息进行加密或隐藏处理 | 第82-84页 |
3.5.4 Soft Tempest防护功能 | 第84-85页 |
3.5.5 硬件保护 | 第85-86页 |
3.6 结论 | 第86-88页 |
第四章 泄漏发射信息的同步信号提取与信息重建 | 第88-102页 |
4.1 概述 | 第88页 |
4.2 行同步信号泄漏发射的估算 | 第88-91页 |
4.3 同步信号的泄漏分析 | 第91-101页 |
4.3.1 TEMPEST ATTACK截获信息的处理过程 | 第91页 |
4.3.2 行扫描电路的同步信息泄漏 | 第91-93页 |
4.3.3 信息窃取实验与信息处理 | 第93-101页 |
4.4 结论 | 第101-102页 |
第五章 相关技术在泄漏发射信号提取中的应用 | 第102-114页 |
5.1 概述 | 第102-103页 |
5.1.1 问题 | 第102-103页 |
5.1.2 解决措施 | 第103页 |
5.2 基本数学理论 | 第103-106页 |
5.2.1 互相关处理算法 | 第103-104页 |
5.2.2 互相关系数 | 第104页 |
5.2.3 自相关处理算法 | 第104-106页 |
5.3 同步信号的提取 | 第106-110页 |
5.3.1 行同步信息的泄漏发射的分析 | 第106页 |
5.3.2 弱信号的互相关检测 | 第106-107页 |
5.3.3 行同步信息的互相关提取方法与仿真实验 | 第107-110页 |
5.4 泄漏发射信息的重建 | 第110-112页 |
5.5 结论 | 第112-114页 |
第六章 小波变换在重建泄漏发射信息中的应用 | 第114-124页 |
6.1 概述 | 第114页 |
6.2 小波变换 | 第114-116页 |
6.2.1 连续小波变换 | 第114-115页 |
6.2.2 离散小波变换 | 第115-116页 |
6.3 基于小波的弱信号提取原理 | 第116-119页 |
6.3.1信号的局部奇异性描述 | 第117页 |
6.3.2基于Donoho收缩算法的弱信号提取 | 第117-119页 |
6.4泄漏发射信息的提取实验 | 第119-123页 |
6.4.1行同步信息的泄漏发射的回顾 | 第119-120页 |
6.4.2用Matlab仿真泄漏发射行同步信息(一维信号)的提取 | 第120-122页 |
6.4.3模拟泄漏发射图像信息和文字信息的还原 | 第122-123页 |
6.5结论 | 第123-124页 |
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| 第124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31页 |
作者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完成的论文 | 第131-132页 |
致谢 | 第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