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15页 |
一、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(一) 选题的理由 | 第8页 |
(二) 选题的意义 | 第8-10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10-13页 |
(一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(二) 该课题的研究趋势 | 第12-13页 |
三、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3-14页 |
四、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背景 | 第15-22页 |
一、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现实背景 | 第15-18页 |
(一) 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经济背景 | 第15-17页 |
(二) 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政治背景 | 第17-18页 |
二、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理论渊源 | 第18-22页 |
(一) 边沁的功利主义 | 第18-19页 |
(二) 凯恩斯主义 | 第19-21页 |
(三) 斯密的自由主义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公平效率原则 | 第22-29页 |
一、效率原则——帕累托效率 | 第22-25页 |
(一) 帕累托效率的由来 | 第22-23页 |
(二) 萨缪尔森的帕累托效率 | 第23-25页 |
二、公平原则——分配公平 | 第25-27页 |
(一) 公平的含义 | 第25页 |
(二) 萨缪尔森的公平原则 | 第25-27页 |
三、效率基础上的公平——社会福利函数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具体体现 | 第29-48页 |
一、公平效率兼顾的就业与收入分配 | 第29-33页 |
(一) 工资差别与效率公平原则 | 第29-31页 |
(二) 就业歧视与性别种族公平 | 第31-33页 |
二、关注环境、资源公平的经济发展 | 第33-36页 |
(一) 市场的外部性与环境的脆弱性 | 第33-35页 |
(二) 经济发展的无限性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| 第35-36页 |
三、效益公平相统一的政府有限干预 | 第36-42页 |
(一) 矫正市场失灵,促进市场效率 | 第37-38页 |
(二) 收入合理再分配,促进社会公平 | 第38-39页 |
(三) 稳定市场环境,促进经济增长 | 第39-41页 |
(四) 执行国际经济政策,促进全球经济、环境和谐发展 | 第41-42页 |
四、伦理与效率相协调的金融活动 | 第42-45页 |
(一) 金融系统的经济功能 | 第43-44页 |
(二) 金融活动中的道德风险 | 第44-45页 |
五、公平效率协调发展的国际自由贸易 | 第45-48页 |
(一) 国际贸易的原因 | 第46页 |
(二) 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,增进社会福利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评析 | 第48-59页 |
一、对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批判 | 第48-51页 |
(一)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工资理论的批判 | 第48-49页 |
(二) 新剑桥学派对经济增长目标的批判 | 第49-50页 |
(三) 新自由主义对政府干预市场理论的批判 | 第50-51页 |
二、萨缪尔森对其公平效率思想的辩护 | 第51-52页 |
(一) 萨缪尔森为经济增长目标辩护 | 第51-52页 |
(二) 萨缪尔森为政府合理干预市场辩护 | 第52页 |
三、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局限性 | 第52-54页 |
(一) 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内在冲突 | 第52-53页 |
(二) 萨缪尔森公平效率的理论缺陷 | 第53-54页 |
四、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| 第54-59页 |
(一) 萨缪尔森建言中国走混合经济的中间道路 | 第54-55页 |
(二) 资源有效配置,践行“效率优先”原则 | 第55-56页 |
(三) 倡导公平原则,注重人文关怀 | 第56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在读期间相关学术成果发表情况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