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货币论文--中国货币论文--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

基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导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第10-12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框架、创新点及不足第12-14页
第2章 货币政策规则与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基础第14-24页
    2.1 货币政策规则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发展历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价格水平目标框架与通胀目标框架的选择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通胀目标规则与利率规则第16-17页
    2.2 菲利普斯曲线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第18-20页
    2.3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规则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规则的基本框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实施效果第22-24页
第3章 混合菲利普斯曲线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第24-33页
    3.1 关于混合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模型框架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基于产出缺口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考虑通货膨胀惯性的结构模型第27-29页
    3.2 通货膨胀惯性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准LRE模型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考虑通货膨胀惯性的LRE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3.3 混合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于混合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的LRE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第31-33页
第4章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实证分析第33-48页
    4.1 计量模型的数据选择和说明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产出缺口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通货膨胀率与短期名义利率第35-36页
    4.2 基于SVAR的实证分析第36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SVAR模型的构建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SVAR结构参数估计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冲击响应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4.3 实证分析的结论第46-48页
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8-52页
    5.1 明确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第48-49页
    5.2 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施行的信用度第49页
    5.3 灵活选择和积极运用多种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第49-50页
    5.4 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独立性第50页
    5.5 结论与展望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5-56页
致谢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市场获得、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--基于沪苏浙皖地区的数据
下一篇:江苏省农地产权制度的深化改革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