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隋、唐至清前期(581~1840年)论文--清前期(1616~1840年)论文

清代“事例”的法源地位及现代启示

中文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序言第9-10页
一、清代法源体系与“事例”的性质第10-15页
    (一)清代法源体系与“例”的渊源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“典例相辅”的清代法源体系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.“例”的渊源及分类第10-11页
    (二)“事例”的性质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“事例”的含义界定及性质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“事例”与其它法律形式的关系第12-14页
    (三)“事例”的制定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“事例”法源的形成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“奏折”立法第14-15页
二、清代律例体系中“事例”的地位第15-21页
    (一)“事例”的特征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“因事而立”的针对性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“因时酌定”的灵活性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3.“以沿革变迁为长”第16-17页
    (二)“事例”在清朝久存的原因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“子孙世守之法”的传统思想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“法自君出”的立法状况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 时势适然第18-19页
    (三)“事例”在清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“以例坏律”观点评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“以例辅律”观点评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“事例”的地位第21页
三、“事例”的作用分析及现代启示第21-29页
    (一)“事例”在清代法律体系中的作用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立法上弥补律典之不足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执法上“明刑弼敎”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司法上“便于听断”第23页
    (二)“事例”的局限性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权利等差和义务本位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 立法专断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 内容零散性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4.适用滞后性第25-26页
    (三)“事例”对现代立法的启示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立法程序方面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立法形式方面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 立法内容方面第27-29页
结语第29-30页
参考文献第30-33页
致谢第33-34页

论文共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法律问题研究
下一篇:WTO下应对气候变化贸易措施的合法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