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4页 |
1.1.1 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生长发育 | 第10-11页 |
1.1.2 不同龄级叶片光合生理功能的变化 | 第11-12页 |
1.1.3 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1.1.4 芦苇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2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9页 |
2.1 研究区自然概况 | 第15页 |
2.2 试验样地 | 第15-16页 |
2.3 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2.3.1 取样时间和方法 | 第16页 |
2.3.2 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 | 第16页 |
2.3.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| 第16-17页 |
2.3.4 光合色素含量的计算 | 第17-18页 |
2.3.5 数据处理 | 第18-19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19-60页 |
3.1 光合色素含量的时空变化的比较 | 第19-28页 |
3.1.1 叶绿素a含量的差异 | 第19-22页 |
3.1.2 叶绿素b含量的差异 | 第22-24页 |
3.1.3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 | 第24页 |
3.1.4 总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| 第24-28页 |
3.2 光合生理特性的时空变化的比较 | 第28-39页 |
3.2.1 净光合速率的差异 | 第28-31页 |
3.2.2 气孔导度的差异 | 第31-34页 |
3.2.3 胞间CO2浓度的差异 | 第34页 |
3.2.4 蒸腾速率的差异 | 第34-39页 |
3.3 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生理特性与叶龄的关系分析 | 第39-47页 |
3.3.1 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| 第39-42页 |
3.3.1.1 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规律 | 第39-40页 |
3.3.1.2 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规律 | 第40-41页 |
3.3.1.3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| 第41页 |
3.3.1.4 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| 第41-42页 |
3.3.2 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 | 第42-47页 |
3.4 不同生长型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 | 第47-52页 |
3.4.1 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 | 第47-49页 |
3.4.2 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 | 第49-52页 |
3.5 两个年度同一生长型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 | 第52-60页 |
3.5.1 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 | 第52-55页 |
3.5.2 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 | 第55-60页 |
4 结论与讨论 | 第60-63页 |
4.1 不同生长型芦苇叶片生长与衰老过程及其光合色素含量 | 第60页 |
4.2 不同生长型芦苇叶片生长与衰老过程及其光合生理特性 | 第60-61页 |
4.3 不同生长型芦苇分株对盐碱生境的适应性 | 第61-62页 |
4.4 温度和水分对不同生长型芦苇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