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--桥梁试验与设备论文

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结合段受力性能试验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与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钢-混凝土混合梁中的钢混结合段第13-1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主梁钢-混结合段受力性能的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连接件的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1.3 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结合段受力性能研究的不足第21-22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4页
第二章 混合梁结合段整体受力机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第24-4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4页
    2.2 依托工程介绍第24-26页
    2.3 有限元计算模型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单元离散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材料特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边界条件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荷载加载工况第28-30页
    2.4 最大正弯矩工况作用下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钢梁段计算结果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结合段连接件受力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混凝土梁段计算结果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结合段钢横隔板受力分析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钢梁局部稳定计算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2.5 最不利轴力荷载工况作用下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钢梁段计算结果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结合段连接件受力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混凝土梁段计算结果第45-46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三章 主梁钢-混结合段模型试验研究第47-82页
    3.1 钢-混结合段模型设计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模拟比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几何尺寸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模型材料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剪力钉设计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预应力钢绞线设计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普通钢筋布置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试验荷载第52-53页
    3.2 试验方法第53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拟荷载及加载架设计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型试验步骤和方法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测点布置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数据采集和测试仪器第62-63页
    3.3 模型试件验证——钢-混结合段模型仿真计算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桥与模型计算比较第64-65页
    3.4 钢-混结合段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5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顶板钢面应力分析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平底板钢面应力分析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斜底板钢面应力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顶板混凝土面应力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底板混凝土面应力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内部混凝土应力分析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钢格室隔板应力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格室顶底板应力分析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9 U肋应力分析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0 PBL键应力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1 剪力钉应力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2 相对滑移分析第8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四章 结合部格室受力性能局部模型试验研究第82-11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82页
    4.2 试验目的第82页
    4.3 结合段格室局部模型试验设计第82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模型试件设计与制作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试验加载方案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测试内容及方法第85-90页
    4.4 格室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第90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结合段格室承载性能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钢格室及开孔隔板应力状态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格室填充混凝土的受力状态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相对滑移分析第97-100页
    4.5 钢-混结合段传力机理分析第100-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钢-混结合段受力和传力分析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实桥钢-混结合段格室仿真计算第102-109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109-111页
第五章 钢梁加劲过渡段受力性能局部模型试验研究第111-13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11-112页
    5.2 加劲过渡段局部模型试验方案第112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试件设计第112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试件制作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载方法第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测试方案第116-119页
    5.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19-12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变形测试结果及分析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应变测试结果及分析第121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破坏形态分析第125-126页
    5.4 加劲过渡段极限承载力理论研究第126-13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日本道路桥示方书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换算压柱法第128-130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30-131页
第六章 结合段PBL剪力键静力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第131-139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31页
    6.2 PBL剪力键静力推出试验及结果分析第131-13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试验概况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静力推出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32-136页
    6.3 PBL剪力键疲劳试验及结果分析第136-138页
    6.4 结论第138-139页
结论与展望第139-142页
    结论第139-140页
    创新点第140-141页
    展望第141-142页
参考文献第142-152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52-154页
致谢第154页

论文共1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跨径不对称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病害与处置对策
下一篇:大部制下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