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桂东北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(一) 课题来源、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1. 关于明代军事防卫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2. 关于明代广西军事防卫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| (三)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1.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| 2.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| (四) 创新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| 一、明代桂东北地区的地理与人文环境 | 第15-27页 |
| (一) 明代桂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 | 第15-18页 |
| 1. 明代桂东北的地理区位与气候坏境 | 第15-16页 |
| 2. 明代桂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与交通 | 第16-18页 |
| (二) 明代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民族 | 第18-20页 |
| (三) 桂东北地区的社会矛盾与动乱 | 第20-27页 |
| 1. 明代桂东北地区的社会矛盾 | 第20-22页 |
| 2. 明代桂东北地区民众的反抗斗争 | 第22-27页 |
| 二、明代桂东北地区城乡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 | 第27-38页 |
| (一) 明代桂东北地区的卫所 | 第27-31页 |
| (二) 明代桂东北地区的巡检司 | 第31-37页 |
| 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三、明代桂东北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的纵深推进 | 第38-56页 |
| (—) 城池 | 第38-41页 |
| (二) 营堡 | 第41-52页 |
| 1. 营堡的设置及类型 | 第42-50页 |
| 2. 营堡的地理分布与特征 | 第50-52页 |
| (三) 关隘 | 第52-54页 |
| 小结 | 第54-56页 |
| 四、明代桂东北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—军兵系统 | 第56-75页 |
| (一) 卫所旗军 | 第56-58页 |
| (二) 班军与班兵 | 第58-61页 |
| (三) 民兵 | 第61-73页 |
| 1. 民壮、打手 | 第61-67页 |
| 2. 土兵 | 第67-70页 |
| 3. 乡兵 | 第70-73页 |
| 小结 | 第73-75页 |
| 五、明代军事防御体系建构与桂东北地方社会 | 第75-83页 |
| (一) 桂东北地方社会控制的军事化 | 第75-76页 |
| (二) 军屯与桂东北地区社会矛盾的激化 | 第76-81页 |
| (三) 军事移民与桂东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| 第81-83页 |
| 结语 | 第83-84页 |
| 参考书目 | 第84-88页 |
| 一、史料 | 第84-85页 |
| 二、专著 | 第85-86页 |
| 三、论文 | 第86-88页 |
| 致谢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