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遗民诗人梦诗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第一章 南宋遗民诗人梦诗创作综述 | 第15-23页 |
第一节 宋元易代前的梦诗创作 | 第15-18页 |
一、先秦两汉时期 | 第15-16页 |
二、唐宋时期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南宋遗民诗人梦诗量化统计、归类梳理 | 第18-23页 |
第二章 南宋遗民诗人梦诗创作成因解析 | 第23-34页 |
第一节 宋元易代之际时代背景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一、南宋灭亡与儒士命运 | 第23-24页 |
二、元朝的统治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情理冲突中士人心态的影响 | 第25-29页 |
一、悲愤与忧患 | 第26-27页 |
二、孤独与失落 | 第27-28页 |
三、愧疚与苦闷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释道文化的影响 | 第29-34页 |
一、南宋遗民与释道的关系 | 第30-32页 |
二、南宋遗民的“如梦”情怀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南宋遗民诗人梦诗创作情感内涵 | 第34-51页 |
第一节 爱国之情、亡国之痛 | 第34-39页 |
第二节 桑梓之悲、怀人之思 | 第39-44页 |
一、桑梓之悲 | 第39-42页 |
二、怀人之思 | 第42-44页 |
第三节 归隐之意、游仙之感 | 第44-51页 |
一、归隐之意 | 第45-47页 |
二、游仙之感 | 第47-51页 |
第四章 南宋遗民诗人梦诗创作艺术特色 | 第51-63页 |
第一节 强烈的抒情色彩 | 第51-54页 |
第二节 梦诗的虚幻性、超越性 | 第54-58页 |
一、梦诗的虚幻性 | 第55-56页 |
二、梦诗的超越性 | 第56-58页 |
第三节 遗民笔下的经典梦意象 | 第58-63页 |
结语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后记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