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2-30页 |
1.1 绪论 | 第12页 |
1.2 PH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| 第12-20页 |
1.2.1 基于荧光素的pH荧光探针 | 第13-14页 |
1.2.2 基于罗丹明染料的pH荧光探针 | 第14-15页 |
1.2.3 基于BODIPY染料的pH荧光探针 | 第15-17页 |
1.2.4 基于近红外花菁染料的pH荧光探针 | 第17-19页 |
1.2.5 其它pH荧光探针 | 第19-20页 |
1.3 一氧化氮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8页 |
1.3.1 基于邻苯二胺的一氧化氮探针 | 第21-26页 |
1.3.2 基于金属配合物的一氧化氮探针 | 第26-28页 |
1.3.3 其它一氧化氮探针 | 第28页 |
1.4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| 第28-30页 |
第二章 基于苯并噁嗪的近红外可逆氢离子荧光探针 | 第30-48页 |
2.1 引言 | 第30页 |
2.2 探针分子设计 | 第30-31页 |
2.3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31-32页 |
2.3.1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31页 |
2.3.2 主要试剂 | 第31-32页 |
2.4 合成与表征 | 第32-34页 |
2.4.1 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 | 第32页 |
2.4.2 合成步骤及表征 | 第32-34页 |
2.5 探针分子性能测试 | 第34-35页 |
2.5.1 探针测试液的配制 | 第34页 |
2.5.2 探针对氢离子的滴定实验 | 第34页 |
2.5.3 摩尔消光系数测定 | 第34页 |
2.5.4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| 第34-35页 |
2.5.5 细胞成像实验 | 第35页 |
2.6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7页 |
2.6.1 探针 1a-1b的pH光学响应 | 第35-38页 |
2.6.2 探针 3a-3c的pH光学响应 | 第38-44页 |
2.6.3 探针 3b与探针 3a和 3c光学性能差异的机理解释 | 第44页 |
2.6.4 探针的可逆性 | 第44-45页 |
2.6.5 复合探针的性能 | 第45-46页 |
2.6.6 细胞成像 | 第46-47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三章 基于氰基苯并噁嗪的近红外溶酶体探针的制备及其细胞成像 | 第48-62页 |
3.1 引言 | 第48页 |
3.2 探针设计 | 第48-49页 |
3.3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49-50页 |
3.3.1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49页 |
3.3.2 主要试剂 | 第49-50页 |
3.4 合成与表征 | 第50-52页 |
3.4.1 合成路线 | 第50页 |
3.4.2 合成步骤及表征 | 第50-52页 |
3.5 探针分子性能测试 | 第52-54页 |
3.5.1 探针测试液的配制 | 第52页 |
3.5.2 对pH的滴定实验 | 第52页 |
3.5.3 摩尔消光系数测定 | 第52-53页 |
3.5.4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| 第53页 |
3.5.5 选择性和竞争性实验 | 第53页 |
3.5.6 荧光共聚焦成像 | 第53-54页 |
3.6 结果与讨论 | 第54-61页 |
3.6.1 探针的灵敏性 | 第54-57页 |
3.6.2 探针的选择性和竞争性 | 第57-59页 |
3.6.3 激光共聚焦细胞成像 | 第59-61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四章 基于萘罗丹明的近红外氢离子探针用于更酸环境下的检测 | 第62-74页 |
4.1 引言 | 第62页 |
4.2 探针设计 | 第62页 |
4.3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62-63页 |
4.3.1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62-63页 |
4.3.2 主要试剂 | 第63页 |
4.4 合成与表征 | 第63-64页 |
4.4.1 合成路线 | 第63页 |
4.4.2 具体合成步骤及表征 | 第63-64页 |
4.5 探针性能测试 | 第64-66页 |
4.5.1 探针测试液的配制 | 第64页 |
4.5.2 对pH的荧光紫外滴定实验 | 第64-65页 |
4.5.3 选择性和竞争性实验 | 第65页 |
4.5.4 摩尔消光系数测定 | 第65页 |
4.5.5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| 第65页 |
4.5.6 动物实验 | 第65-66页 |
4.6 结果与讨论 | 第66-73页 |
4.6.1 探针的灵敏性 | 第66-69页 |
4.6.2 探针的选择性和竞争性 | 第69-71页 |
4.6.3 动物实验 | 第71-73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五章 基于萘罗丹明的近红外一氧化氮探针 | 第74-89页 |
5.1 引言 | 第74页 |
5.2 探针设计 | 第74页 |
5.3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74-76页 |
5.3.1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74-75页 |
5.3.2 主要试剂 | 第75-76页 |
5.4 合成与表征 | 第76-77页 |
5.4.1 合成路线 | 第76页 |
5.4.2 具体合成步骤及表征 | 第76-77页 |
5.5 探针性能测试 | 第77-79页 |
5.5.1 母液的配制 | 第77页 |
5.5.2 对NOC 13 的荧光紫外滴定实验 | 第77-78页 |
5.5.3 选择性实验 | 第78页 |
5.5.4 探针 10b的pH滴定 | 第78页 |
5.5.5 摩尔消光系数测定 | 第78-79页 |
5.5.6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| 第79页 |
5.5.7 探针 10b的激光共聚焦HeLa细胞成像 | 第79页 |
5.6 结果与讨论 | 第79-87页 |
5.6.1 探针灵敏性 | 第79-84页 |
5.6.2 动力学实验 | 第84-85页 |
5.6.3 选择性研究 | 第85-87页 |
5.6.4 细胞成像 | 第87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9-91页 |
6.1 结论 | 第89-90页 |
6.2 展望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9页 |
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99-100页 |
附录 | 第100-118页 |
致谢 | 第118-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