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理社会矛盾的方法论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0-16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(二)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三)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| 第11-14页 |
1、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2、关于处理社会矛盾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(四)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二、关于处理社会矛盾方法论的经典论述 | 第16-24页 |
(一) 关于社会矛盾的理论学说 | 第16-18页 |
(二)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学说 | 第18-20页 |
(三) 关于处理社会内部矛盾的理论学说 | 第20-24页 |
三、处理社会矛盾存在的错误方法论分析 | 第24-30页 |
(一) 主观主义 | 第24-26页 |
(二) 形而上学 | 第26-30页 |
四、处理社会矛盾的正确方法论 | 第30-37页 |
(一) 实事求是 | 第30-31页 |
(二) 矛盾分析 | 第31-34页 |
(三) 群众路线 | 第34-37页 |
五、当前我国存在的社会矛盾 | 第37-44页 |
(一)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成因 | 第37页 |
(二) 当前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特点 | 第37-38页 |
(三) 当前中国存在的社会矛盾 | 第38-44页 |
1、政治方面——官民矛盾 | 第38-40页 |
2、经济方面——城乡差距矛盾 | 第40-42页 |
3、文化方面—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矛盾 | 第42-44页 |
六、处理当前社会矛盾的具体方法 | 第44-51页 |
(一) 搭建互动沟通的民意表达平台 | 第44-45页 |
(二) 建立方便快捷的群众上访制度 | 第45-46页 |
(三) 完善系统规范的社会保障机制 | 第46-47页 |
(四) 健全切实可行的农村土地制度 | 第47-48页 |
(五) 构建全面平等的调解协调机制 | 第48-49页 |
(六) 营造宽容开放的文化欣赏态度 | 第49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附件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