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8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5页 |
1.2 火电机组用耐热钢的分类及发展 | 第15-18页 |
1.2.1 铁素体类耐热钢 | 第15-16页 |
1.2.2 奥氏体类耐热钢 | 第16-18页 |
1.3 Super304H概述 | 第18-22页 |
1.3.1 成分特点 | 第18-19页 |
1.3.2 成材工艺 | 第19-20页 |
1.3.3 性能特点 | 第20-21页 |
1.3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1.4 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| 第22-26页 |
1.4.1 晶间腐蚀机理 | 第23-24页 |
1.4.2 晶间腐蚀的防护措施 | 第24-26页 |
1.5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6-28页 |
1.5.1 选题意义 | 第26-27页 |
1.5.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设备 | 第28-34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8页 |
2.2 实验技术路线 | 第28-29页 |
2.3 实验工艺 | 第29-30页 |
2.3.1 固溶预处理 | 第29页 |
2.3.2 高温软化工艺 | 第29页 |
2.3.3 冷轧工艺 | 第29页 |
2.3.4 固溶处理 | 第29-30页 |
2.3.5 敏化处理 | 第30页 |
2.4 实验分析与实验设备 | 第30-34页 |
2.4.1 金相组织分析 | 第30页 |
2.4.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| 第30页 |
2.4.3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30页 |
2.4.4 饱和磁化强度测量 | 第30-31页 |
2.4.5 晶间腐蚀敏感性测试 | 第31-32页 |
2.4.6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4.7 维氏硬度测试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高温软化时间对Super304H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| 第34-46页 |
3.1 原始态显微组织形貌 | 第34-36页 |
3.2 高温软化处理对Super304H钢微观组织的影响 | 第36-40页 |
3.2.1 高温软化处理对晶粒尺寸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3.2.2 高温软化处理对富铌相析出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3.3 高温软化处理对Super304H钢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3.4 高温软化处理对Super304H钢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冷轧固溶工艺对Super304H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| 第46-72页 |
4.1 冷轧变形工艺对Super304H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| 第46-53页 |
4.1.1 冷轧变形量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1.2 冷轧变形量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| 第47-51页 |
4.1.3 冷轧变形量对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4.2 冷轧后固溶处理对Super304H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| 第53-64页 |
4.2.1 冷轧变形量对固溶处理后的微观组织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4.2.2 固溶时间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| 第55-58页 |
4.2.3 固溶时间对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| 第58-64页 |
4.2.4 固溶时间对硬度的影响 | 第64页 |
4.3 冷轧固溶工艺对Super304H钢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 | 第64-70页 |
4.3.1 冷轧固溶工艺对晶粒取向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4.3.2 冷轧固溶工艺对晶界特征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4.3.3 晶界特征分布对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| 第7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全文总结 | 第72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