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干线甚高频无线电监测系统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论文背景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| 第9页 |
1.4 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9-12页 |
第二章 相关技术和理论 | 第12-18页 |
2.1 甚高频无线电 | 第12-13页 |
2.1.1 甚高频传输特点 | 第12页 |
2.1.2 甚高频通信工作方式 | 第12-13页 |
2.2 TCP/IP协议 | 第13页 |
2.3 .NET技术 | 第13页 |
2.4 WCF技术 | 第13-14页 |
2.5 无线电监测网传输协议 | 第14-17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通信模块的分析与设计 | 第18-54页 |
3.1 无线电监测系统概述 | 第18-22页 |
3.1.1 系统信息流程 | 第19页 |
3.1.2 总体结构设计 | 第19-20页 |
3.1.3 网络结构设计 | 第20-22页 |
3.1.4 数据流向设计 | 第22页 |
3.2 通信模块分析 | 第22-29页 |
3.2.1 网络场景分析 | 第23页 |
3.2.2 使用场景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2.3 功能分析 | 第25-29页 |
3.3 通信模块设计 | 第29-51页 |
3.3.1 准备阶段 | 第31-35页 |
3.3.2 业务操作阶段 | 第35-40页 |
3.3.3 维护阶段 | 第40-50页 |
3.3.4 补充部分 | 第50-51页 |
3.3.5 通信模块分布 | 第51页 |
3.4 木章小结 | 第51-54页 |
第四章 通信模块的实现 | 第54-70页 |
4.1 WCF构建内部通信 | 第54-62页 |
4.1.1 实现准备阶段 | 第55-58页 |
4.1.2 实现业务操作阶段 | 第58-59页 |
4.1.3 实现维护阶段 | 第59-61页 |
4.1.4 实现补充部分 | 第61-62页 |
4.1.5 定义安全证书 | 第62页 |
4.2 RMTP协议构建与监测硬件设备通信 | 第62-68页 |
4.2.1 基础类 | 第62-63页 |
4.2.2 RMTP协议类 | 第63-6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五章 通信模块的测试 | 第70-86页 |
5.1 测试环境 | 第70页 |
5.2 功能测试 | 第70-79页 |
5.2.1 准备阶段测试 | 第70-72页 |
5.2.2 业务操作阶段测试 | 第72-74页 |
5.2.3 维护阶段测试 | 第74-79页 |
5.2.4 补充部分测试 | 第79页 |
5.3 RMTP协议测试 | 第79-84页 |
5.4 数据包压力测试 | 第8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6.1 总结 | 第86页 |
6.2 展望 | 第86-88页 |
致谢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