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小说论文--新体小说论文

废名小说意象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7-19页
第二章 废名小说意象的生成第19-29页
    2.1 强调个性的原因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"小隐在山林"的生活态度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"不肯浪费语言"的诗化选择第23-24页
    2.2 接受思想的影响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熏陶于儒家思想文化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顿悟在佛教禅宗世界第27-29页
第三章 废名小说意象的类型第29-52页
    3.1 自然意象第2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"桥":沟通生命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"塔":象征理想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"河":守护传统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"树":表现自我第38-41页
    3.2 民俗意象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"打杨柳"激发文化自觉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"裹小脚"揭露传统恶习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色彩意象——说不尽的美第45-47页
    3.3 禅宗意象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探索真理的"坟"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超脱世俗的"镜"第49-52页
第四章 废名小说意象的内涵第52-62页
    4.1 对乡土田园理想世界的追求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人性纯洁美好的道德坚守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知识分子文化立场的确认第54-56页
    4.2 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考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精神信仰的转变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传统文化的反思第59-62页
结论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致谢第68-70页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)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Li2ZnTi3O8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机理研究
下一篇:临沂市物价局价格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