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疗效对比
| 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引言 | 第10-12页 |
| 资料 | 第12-15页 |
| 1 一般资料 | 第12页 |
| 2 病例选择 | 第12页 |
| 2.1 入组标准 | 第12页 |
| 2.2 排除标准 | 第12页 |
| 3 临床资料 | 第12-15页 |
| 方法 | 第15-19页 |
| 1 治疗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1.1 围手术期处理 | 第15页 |
| 1.2 合并伤处理 | 第15-16页 |
| 2 手术入路 | 第16-17页 |
| 2.1 改良Stoppa入路 | 第16页 |
| 2.2 髂腹股沟入路 | 第16-17页 |
| 2.3 K-L入路 | 第17页 |
| 2.4 合并骨盆骨折的其他入路 | 第17页 |
| 3 手术评估 | 第17-18页 |
| 3.1 术中评估 | 第17页 |
| 3.2 术后评估 | 第17-18页 |
| 4 统计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结果 | 第19-22页 |
| 1 术中及术后评估 | 第19页 |
| 2 术后Matta评分、髋关节Harris评分 | 第19-21页 |
| 3 术后并发症 | 第21-22页 |
| 讨论 | 第22-29页 |
| 1 解剖特点、骨折分型 | 第22-23页 |
| 1.1 髋臼解剖特点 | 第22页 |
| 1.2 髋臼骨折分型 | 第22-23页 |
| 2 术前评估 | 第23-25页 |
| 2.1 术前诊断 | 第23页 |
| 2.2 手术适应症 | 第23-24页 |
| 2.3 手术时机 | 第24-25页 |
| 3 术后评估 | 第25-26页 |
| 4 术后并发症分析 | 第26-29页 |
| 4.1 切口感染、液化 | 第26-27页 |
| 4.2 创伤性关节炎 | 第27页 |
| 4.3 股骨头坏死 | 第27页 |
| 4.4 异位骨化 | 第27-28页 |
| 4.5 医源性神经、血管损伤 | 第28页 |
| 4.6 切口疝 | 第28-29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29-30页 |
| 1 结论 | 第29页 |
| 2 不足和展望 | 第29-3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0-33页 |
| 附图 | 第33-37页 |
| 致谢 | 第37-38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38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