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2 研究动态 | 第12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| 第18-33页 |
2.1 引言 | 第18-19页 |
2.2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基本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 单夹杂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 | 第20-26页 |
2.3.1 稀疏分布法 | 第21-22页 |
2.3.2 M-T法 | 第22-23页 |
2.3.3 自洽法 | 第23页 |
2.3.4 广义自洽法 | 第23-24页 |
2.3.5 微分法 | 第24-25页 |
2.3.6 三相球法 | 第25-26页 |
2.4 多夹杂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 | 第26-27页 |
2.5 进一步研究展望 | 第27-32页 |
2.5.1 颗粒效应 | 第28页 |
2.5.2 尺寸效应 | 第28-29页 |
2.5.3 粘弹效应 | 第29-31页 |
2.5.4 界面效应 | 第31-3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多尺度适用性分析 | 第33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33-34页 |
3.2 细观力学模型多尺度验证 | 第34-39页 |
3.2.1 沥青混合料多尺度试验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2.2 细观力学模型多尺度适用性验证 | 第37-39页 |
3.3 细观力学模型适用性影响分析 | 第39-44页 |
3.3.1 沥青胶浆DSR试验 | 第39-40页 |
3.3.2 填料的硬化效应 | 第40-42页 |
3.3.3 填料体积分数影响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3.4 沥青与填料模量失配影响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考虑颗粒相互作用的沥青胶浆有效复数模量预测模型 | 第45-63页 |
4.1 引言 | 第45-46页 |
4.2 考虑颗粒相互作用的细观力学模型 | 第46-52页 |
4.2.1 双颗粒相互作用问题的近似解 | 第46-48页 |
4.2.2 特征应变总体体积平均 | 第48-49页 |
4.2.3 径向分布函数 | 第49-50页 |
4.2.4 两相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 | 第50-51页 |
4.2.5 两相复合材料有效复数模量 | 第51-52页 |
4.3 沥青胶浆有效模量预测与验证 | 第52-61页 |
4.3.1 沥青胶浆实验结果 | 第52-53页 |
4.3.2 模型简化与模量预测 | 第53-57页 |
4.3.3 测试频率对参数?的影响分析 | 第57-59页 |
4.3.4 模型对比验证 | 第59-6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五章 考虑颗粒相互作用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模型 | 第63-78页 |
5.1 引言 | 第63-64页 |
5.2 考虑颗粒相互作用的细观力学模型 | 第64-69页 |
5.2.1 考虑颗粒相互作用的细观力学J-C模型 | 第64-65页 |
5.2.2 径向分布函数解析 | 第65-67页 |
5.2.3 沥青混合料有效动态模量的两步预测 | 第67-69页 |
5.3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测试 | 第69-73页 |
5.3.1 原材料与试件制备 | 第69-70页 |
5.3.2 动态模量测试 | 第70-71页 |
5.3.3 动态模量主曲线 | 第71-73页 |
5.4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与模型验证 | 第73-76页 |
5.4.1 模型参数初值 | 第73-74页 |
5.4.2 动态模量预测 | 第74-75页 |
5.4.3 模型对比验证 | 第75-7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本文结论 | 第78-79页 |
研究展望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