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然脱酸剂对纸质文献脱酸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4页 |
| 第—章 绪论 | 第14-37页 |
| ·纸质文献的保护与修复 | 第14-16页 |
| ·纸的成分与性质 | 第16-17页 |
| ·纸的成分 | 第16-17页 |
| ·纸的性质 | 第17页 |
| ·纤维素降解的基本原理 | 第17-22页 |
| ·酸催化水解 | 第19页 |
| ·碱催化水解 | 第19-20页 |
| ·氧化降解 | 第20页 |
| ·微生物分解 | 第20-21页 |
| ·热降解 | 第21页 |
| ·机械降解 | 第21-22页 |
| ·纸质文献脱酸的必要性 | 第22-26页 |
| ·纸质文献酸化的原因 | 第22-23页 |
| ·酸化对纸质文献的危害 | 第23-24页 |
| ·纸质文献酸化的现状 | 第24-25页 |
| ·纸质文献脱酸的作用 | 第25-26页 |
| ·纸质文献防酸化的措施 | 第26-27页 |
| ·纸质文献的脱酸研究进展 | 第27-36页 |
| ·水溶液脱酸法 | 第30-31页 |
| ·有机溶液脱酸法 | 第31-33页 |
| ·气相脱酸法 | 第33-36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36-37页 |
| 第二章 天然脱酸剂pH值的稳定性研究 | 第37-43页 |
| 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38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38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3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| ·pH校正液的配制 | 第39页 |
| ·pH校正与测量 | 第39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三章 天然脱酸剂对文献纸张脱酸效果的影响 | 第43-57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43-44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43-44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44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4-46页 |
| ·实验操作过程 | 第44页 |
| ·纸张冷抽提液pH值的测定 | 第44-45页 |
| ·纸张表面pH值的测定 | 第45页 |
| ·色度测量 | 第45页 |
| ·单因素考察 | 第45-46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6页 |
| ·脱酸前纸张pH值的测定 | 第46页 |
| ·天然脱酸剂对纸张颜色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| ·温度对脱酸效果、纸张颜色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| ·脱酸时间对脱酸效果、纸张颜色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| ·脱酸剂稀释倍数对脱酸效果、纸张颜色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第四章 混配天然脱酸剂对文献纸张脱酸效果的影响 | 第57-66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58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58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5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8-61页 |
| ·纸张的水分测定 | 第59页 |
| ·纸张冷抽提液pH值的测定 | 第59页 |
| ·纸张表面pH值的测定 | 第59-60页 |
| ·脱酸剂的最优配比 | 第60-61页 |
| ·纸张碱残留量的测定 | 第61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1-65页 |
| ·纸张水分含量的测定 | 第61-62页 |
| ·脱酸前纸张pH值的测定 | 第62页 |
| ·脱酸剂的最优配比 | 第62-65页 |
| ·纸张碱残留量的测定 | 第6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| 第五章 加压雾化在文献纸张脱酸中的应用 | 第66-73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67-68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67-68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6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68-71页 |
| ·加压雾化脱酸法 | 第68页 |
| ·加压雾化脱酸装置 | 第68-70页 |
| ·表面pH值的测定方法 | 第70-71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1-72页 |
| ·天然脱酸剂加压雾化脱酸 | 第71页 |
| ·不同脱酸剂加压雾化脱酸 | 第71-7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8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| 第80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