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--金属腐蚀与保护、金属表面处理论文--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--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

改善SHS复相陶瓷内衬制备工艺与性能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24页
    1.1 概述第8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优点和用途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理论基础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自蔓延高温合成的影响因素第14-16页
    1.2 重力SHS法制备陶瓷内衬管的发展概况及前景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重力SHS复管合的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陶瓷内衬管复合管的优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重力分离SHS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存在的问题第18-21页
    1.3 TiC+Al+Ti+C材料以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1-22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2-24页
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4-34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第24-25页
    2.2 技术路线第25-26页
    2.3 实验原料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消失芯的确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铝热剂量的确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添加剂种类的确定第27-29页
    2.4 实验步骤第29-30页
    2.5 实验分析方法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消失芯抗压强度的测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陶瓷层厚度的测量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陶瓷层硬度测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陶瓷致密性的测量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陶瓷内衬层弯曲强度测量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组织缺陷和组织分析第33-34页
第三章 消失芯工艺的确定及陶瓷层的性能第34-50页
    3.1 消失芯工艺的确定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粘结剂浓度对消失芯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温度对消失芯溃散量的影响第35-38页
    3.2 陶瓷层的性能第38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陶瓷层的厚度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陶瓷层的硬度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气孔率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陶瓷层的抗弯强度第47-48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8-50页
第四章 预制反应块工艺及其对陶瓷层性能的影响第50-61页
    4.1 粘结剂量的确定第50-51页
    4.2 铝热剂和SiO_2量的确定第51-54页
    4.3 添加剂ZrO_2、Y_2O_3对陶瓷层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4-58页
    4.4 局部修补和大管径钢管的制备第58-59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9-61页
第五章 TiC+Al+Ti+C体系对内衬管性能的影响第61-68页
    5.1 TiC+Al+Ti+C体系含量的确定第61页
    5.2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宏观形貌第61-63页
    5.3 物相组成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5.4 界面微观形貌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5.5 显微硬度测试第65-66页
    5.6 抗弯强度的测试第66页
    5.7 气孔率的测试第66-67页
    5.8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结论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-75页
致谢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试论“乐舞一体”原理及其在律动教学中的应用
下一篇:《梦窗词》词语修辞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