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0-23页 |
1.1 抑郁的研究回顾 | 第11-13页 |
1.2 功能失调性态度的研究回顾 | 第13-16页 |
1.3 冗思的研究回顾 | 第16-19页 |
1.4 抑郁、冗思和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关系研究 | 第19页 |
1.5 问题的提出 | 第19-21页 |
1.6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| 第21-23页 |
2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23-25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23页 |
2.2 研究工具 | 第23-24页 |
2.3 统计分析 | 第24-25页 |
3 结果 | 第25-41页 |
3.1 描述性统计 | 第25-27页 |
3.2 相关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3 冗思对功能失调性态度导致抑郁症状的中介效应 | 第29-32页 |
3.4 抑郁症状对冗思激活功能失调性态度的中介作用 | 第32-34页 |
3.5 功能失调性态度在抑郁症状和冗思间的中介作用 | 第34-36页 |
3.6 生活事件对冗思在功能失调性态度和抑郁症状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 | 第36-38页 |
3.7 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在冗思和功能失调性态度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 | 第38-39页 |
3.8 生活事件对功能失调性态度在抑郁症状和冗思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 | 第39-41页 |
4 讨论 | 第41-48页 |
4.1 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特征 | 第41-43页 |
4.2 相关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3 冗思和生活事件在功能失调性态度导致抑郁症状发生中的作用 | 第44-45页 |
4.4 冗思对功能失调性态度的激活作用 | 第45-46页 |
4.5 冗思、功能失调性态度和抑郁的交互作用 | 第46-47页 |
4.6 研究贡献与不足 | 第47-48页 |
5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附录一:问卷资料 | 第55-59页 |
附录二: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