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组织结构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相关基础知识 | 第12-19页 |
2.1 基本概念与工具 | 第12-13页 |
2.1.1 算法 | 第12页 |
2.1.2 可证安全 | 第12-13页 |
2.2 密码学基础 | 第13-15页 |
2.2.1 公钥(非对称)加密 | 第13页 |
2.2.2 基于身份的加密 | 第13-14页 |
2.2.3 可搜索加密技术 | 第14-15页 |
2.3 合数阶双线性映射群 | 第15-16页 |
2.4 复杂性假设 | 第16-1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支持双陷门关键字搜索的基于身份加密方案 | 第19-34页 |
3.1 引言 | 第19页 |
3.2 支持双陷门关键字搜索的基于身份加密定义 | 第19-21页 |
3.3 支持双陷门关键字搜索的基于身份加密安全模型 | 第21-23页 |
3.4 方案构造 | 第23-24页 |
3.5 安全性证明 | 第24-32页 |
3.5.1 半功能(Semi-functional)结构与安全游戏定义 | 第24-27页 |
3.5.2 与的不可区分性 | 第27-28页 |
3.5.3 与的不可区分性 | 第28-29页 |
3.5.4 Game_(k?1)与Game_k的不可区分性 | 第29-31页 |
3.5.5 与的不可区分性 | 第31-32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方案实现与分析 | 第34-39页 |
4.1 实验目标 | 第34页 |
4.2 实验环境 | 第34页 |
4.3 实验过程 | 第34-38页 |
4.3.1 可行性实验 | 第35-36页 |
4.3.2 安全强度与算法效率分析实验 | 第36-3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总结 | 第39-41页 |
5.1 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| 第39页 |
5.2 进一步研究展望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科研情况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