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疗系统心电监护的设计与实现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8-10页 |
·心血管疾病现状 | 第8页 |
·物联网兴起对医疗系统的影响 | 第8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页 |
·本文的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3-1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2 相关理论及关键技术 | 第15-24页 |
·M2M 系统 | 第15-18页 |
·M2M 系统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M2M 系统结构单元功能描述 | 第16-17页 |
·M2M 应用模式 | 第17-18页 |
·蓝牙技术在医疗的应用 | 第18-22页 |
·蓝牙技术概述 | 第18-20页 |
·蓝牙HDP 协议 | 第20-22页 |
·心电波形检测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3 心电监护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24-35页 |
·设计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设计要求 | 第25页 |
·功能需求 | 第25-26页 |
·系统特点 | 第26页 |
·系统用例模型和动态行为模型 | 第26-33页 |
·系统用例模型 | 第26-29页 |
·系统行为模型 | 第29-33页 |
·系统源文件规划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4 通信平台的实现 | 第35-50页 |
·终端机与目标机之间通信的建立 | 第35-42页 |
·硬件驱动安装 | 第35-36页 |
·应用程序接口初始化 | 第36-37页 |
·数据结构 | 第37-38页 |
·目标机的搜寻匹配 | 第38-40页 |
·数据接收与发送 | 第40-41页 |
·终端和客户端通信流程图 | 第41-42页 |
·医疗数据的解析 | 第42-49页 |
·时间同步 | 第42-43页 |
·数据包格式 | 第43-45页 |
·数据包控制过程 | 第45-46页 |
·终端设备的测量数据 | 第46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5 心电信号的检测与分析 | 第50-61页 |
·心电波形简介 | 第50-51页 |
·心律失常数据库 | 第51-52页 |
·波形检测 | 第52-59页 |
·QRS 波群R 波峰值的检测 | 第52-56页 |
·QRS 波群宽度检测 | 第56-57页 |
·P 波和T 波的峰值检测 | 第57-58页 |
·P 波和T 波的宽度检测 | 第58-59页 |
·心电波形诊断 | 第59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·总结 | 第61页 |
·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附录 | 第66页 |
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