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1页 |
1.2 腐蚀的概述 | 第11-14页 |
1.2.1 电偶腐蚀与防护 | 第12-13页 |
1.2.2 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 | 第13-14页 |
1.3 铝膜层的研究背景与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3.1 铝膜层的性能 | 第14-16页 |
1.3.2 铝膜层制备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4 离子辅助蒸发镀技术 | 第18-20页 |
1.4.1 真空蒸镀 | 第18页 |
1.4.2 等离子体技术 | 第18-19页 |
1.4.3 离子辅助蒸发镀 | 第19-20页 |
1.5 铝膜层的后处理 | 第20-21页 |
1.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| 第21-24页 |
1.6.1 选题依据 | 第21-22页 |
1.6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实验与测试分析方法 | 第24-34页 |
2.1 研究路线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材料、试剂、仪器 | 第25-26页 |
2.3 实验设备及铝膜层的制备 | 第26-30页 |
2.3.1 磁控溅射&离子辅助热蒸发镀铝设备 | 第26-27页 |
2.3.2 铝膜层的制备 | 第27-30页 |
2.4 表征方法 | 第30-34页 |
2.4.1 扫描电子显微镜 | 第30页 |
2.4.2 能谱分析 | 第30页 |
2.4.3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4.4 着附性能测试 | 第31-32页 |
2.4.5 中性盐雾试验 | 第32页 |
2.4.6 动电位极化曲线 | 第32-33页 |
2.4.7 电偶腐蚀测试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铝膜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34-46页 |
3.1 铝膜层的制备工艺 | 第34-39页 |
3.1.1 磁控溅射工艺参数优化 | 第34-39页 |
3.1.2 蒸镀最优工艺简介 | 第39页 |
3.2 磁控溅射过渡复合离子辅助蒸发铝膜层性能 | 第39-44页 |
3.2.1 铝膜层的形貌 | 第39-41页 |
3.2.2 铝膜层的盐雾腐蚀试验 | 第41-43页 |
3.2.3 铝膜层的结合力 | 第43-44页 |
3.2.4 铝膜层的极化曲线 | 第44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铝膜层在电偶腐蚀防护中的应用 | 第46-58页 |
4.1 钛合金基体上离子辅助蒸镀铝膜 | 第46-48页 |
4.1.1 铝膜形貌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1.2 铝膜耐蚀性能 | 第47-48页 |
4.1.3 附着性能测试 | 第48页 |
4.2 TA2与45钢电偶腐蚀防护研究 | 第48-53页 |
4.2.1 TA2与45钢电偶腐蚀规律 | 第48-50页 |
4.2.2 TA2与45钢电偶腐蚀镀铝防护 | 第50-53页 |
4.2.3 TA2/45钢电偶电流密度分析 | 第53页 |
4.3 TA2与6061铝合金的电偶腐蚀防护研究 | 第53-57页 |
4.3.1 TA2/6061电偶腐蚀规律 | 第53-55页 |
4.3.2 TA2/6061铝合金电偶腐蚀镀铝防护 | 第55-56页 |
4.3.3 TA2/6061电偶电流密度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镁合金上铝膜层的耐蚀防护 | 第58-78页 |
5.1 镁合金上铝膜层防护探索 | 第58-62页 |
5.1.1 形貌分析 | 第58-60页 |
5.1.2 结合力性能 | 第60页 |
5.1.3 耐盐雾性能 | 第60-61页 |
5.1.4 电化学性能 | 第61-62页 |
5.2 膜层厚度对铝膜防护性能的影响 | 第62-66页 |
5.2.1 形貌分析 | 第62-64页 |
5.2.2 耐盐雾性能 | 第64-66页 |
5.3 喷丸压力对铝膜防护性能的影响 | 第66-69页 |
5.3.1 形貌分析 | 第66-68页 |
5.3.2 耐盐雾性能 | 第68-69页 |
5.4 不同膜层结构对铝膜防护性能的影响 | 第69-75页 |
5.4.1 形貌分析 | 第69-71页 |
5.4.2 耐盐雾性能 | 第71-74页 |
5.4.3 电化学性能 | 第74-7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5-7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1 结论 | 第78-79页 |
2 展望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8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