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4页 |
1.1.1 能源消耗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1.2 公共建筑能耗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 BIM技术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2.1 BIM的发展背景及概念 | 第14页 |
1.2.2 BIM技术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1.3 方案设计阶段进行能耗模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8页 |
1.4 基于BIM技术的方案设计阶段的性能模拟 | 第18页 |
1.5 国内外应用现状 | 第18-22页 |
1.5.1 国外应用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5.2 国内应用现状 | 第20-22页 |
1.6 研究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7 研究内容及方法流程 | 第23-25页 |
1.7.1 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7.2 方法流程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能耗模拟的相关软件及理论基础 | 第25-38页 |
2.1 软件简介 | 第25-29页 |
2.1.1 Energy Plus软件 | 第26-27页 |
2.1.2 可持续分析软件Ecotect Analysis | 第27-28页 |
2.1.3 对比Energy Plus与Ecotect Analysis的负荷计算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2 建筑能耗模拟的基本方程 | 第29-32页 |
2.3 建筑设计参数与建筑能耗的关系 | 第32-35页 |
2.3.1 体形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| 第33页 |
2.3.2 外墙和屋顶的保温层厚度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| 第33页 |
2.3.3 外窗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2.3.4 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| 第34页 |
2.3.5 外遮阳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2.4 正交试验设计 | 第35-36页 |
2.5 数据分析软件MATLAB | 第36-37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办公建筑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| 第38-57页 |
3.1 我国办公建筑的能耗现状 | 第38页 |
3.2 能耗指标的选取 | 第38-39页 |
3.3 确定各因素水平取值及正交表的选用 | 第39-41页 |
3.3.1 体形系数 | 第39-40页 |
3.3.2 外墙和屋顶的保温层厚度 | 第40页 |
3.3.3 外窗传热系数以及窗墙比 | 第40-41页 |
3.3.4 室内热扰 | 第41页 |
3.4 哈尔滨地区建筑参数不同取值下的冬季建筑能耗分析 | 第41-47页 |
3.4.1 哈尔滨地区气候特点及所选能耗指标 | 第41-42页 |
3.4.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2-45页 |
3.4.3 设计参数对哈尔滨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3.5 广州地区建筑参数对夏季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| 第47-53页 |
3.5.1 广州地区气候特点及所选能耗指标 | 第47-48页 |
3.5.2 正交试验模拟结果分析 | 第48-50页 |
3.5.3 设计参数对广州地区建筑能耗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3.5.4 建筑参数不同取值范围内夏季建筑能耗的范围 | 第51-53页 |
3.6 北京地区建筑能耗分析 | 第53-56页 |
3.6.1 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及所选能耗指标 | 第53页 |
3.6.2 确定北京地区所选能耗指标范围 | 第53-56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4章 能耗参数驱动下的BIM建筑设计 | 第57-63页 |
4.1 概述 | 第57页 |
4.2 模型的建立 | 第57-62页 |
4.2.1 建模软件Revit Architecture介绍 | 第57-58页 |
4.2.2 模型的相关参数 | 第58-62页 |
4.3 结果分析 | 第6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结论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