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家坨矿瓦斯综合防治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课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1.3 瓦斯防治技术研究与发展 | 第11-15页 |
1.3.1 通风防治瓦斯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.2 瓦斯抽放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工程概述 | 第15-19页 |
2.1 吕家坨煤矿概述 | 第15页 |
2.2 工程概况 | 第15-17页 |
2.2.1 生产概况 | 第15-16页 |
2.2.2 地层及主要标志层 | 第16页 |
2.2.3 煤层赋存情况 | 第16页 |
2.2.4 地质构造 | 第16页 |
2.2.5 水文地质 | 第16-17页 |
2.2.6 煤质分析 | 第17页 |
2.3 石门及瓦斯概述 | 第17-19页 |
2.3.1 石门概述 | 第17页 |
2.3.2 石门掘进期间瓦斯概述 | 第17-19页 |
第3章 矿井瓦斯影响规律研究 | 第19-24页 |
3.1 断层、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3.1.1 褶皱构造 | 第19-20页 |
3.1.2 断层构造 | 第20页 |
3.2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3.3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3.4 煤层埋深及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| 第22页 |
3.5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| 第22-24页 |
第4章 瓦斯参数测定 | 第24-42页 |
4.1 瓦斯压力测定 | 第24页 |
4.2 井下岩石孔测定瓦斯压力 | 第24-31页 |
4.2.1 测定仪器与测定方法 | 第24-26页 |
4.2.2 12 煤层测压孔参数 | 第26-27页 |
4.2.3 联络巷钻孔结构 | 第27页 |
4.2.4 联络巷钻孔质量 | 第27-28页 |
4.2.5 联络巷钻孔设计参数 | 第28-29页 |
4.2.6 现场打钻概述 | 第29-30页 |
4.2.7 瓦斯压力测定结果 | 第30-31页 |
4.3 钻孔瓦斯涌出量测定及其衰减系数计算 | 第31-33页 |
4.3.1 钻孔瓦斯涌出量测定方法 | 第31-32页 |
4.3.2 测定结果及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4 煤层瓦斯含量确定 | 第33-36页 |
4.4.1 煤的工业分析及其瓦斯含量吸附常数测定 | 第33-34页 |
4.4.2 瓦斯含量计算结果 | 第34-36页 |
4.5 煤层瓦斯透气性 | 第36-39页 |
4.5.1 煤层瓦斯透气性系数测定 | 第36-38页 |
4.5.2 煤层瓦斯的可抽性 | 第38-39页 |
4.6 瓦斯风化带下界深度的预测 | 第39-42页 |
4.6.1 瓦斯风化带下界深度确定的依据 | 第39页 |
4.6.2 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统计 | 第39-40页 |
4.6.3 瓦斯风化带下界深度的确定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吕家坨矿瓦斯综合治理方案 | 第42-52页 |
5.1 风排瓦斯 | 第42页 |
5.2 对煤层瓦斯进行抽采 | 第42-47页 |
5.2.1 瓦斯来源分析 | 第42-43页 |
5.2.2 瓦斯抽放的意义 | 第43页 |
5.2.3 瓦斯抽放方法 | 第43页 |
5.2.4 影响瓦斯抽放的因素 | 第43-44页 |
5.2.5 瓦斯抽放参数 | 第44-47页 |
5.2.6 瓦斯抽放效果 | 第47页 |
5.3 响震动炮预裂释放瓦斯 | 第47-49页 |
5.3.1 施工方法 | 第47页 |
5.3.2 响震动炮技术要求及施工图 | 第47-49页 |
5.4 煤体注水防治瓦斯 | 第49-52页 |
5.4.1 注水防治瓦斯机理 | 第49页 |
5.4.2 注水防治瓦斯操作过程 | 第49-51页 |
5.4.3 注水防治瓦斯效果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7页 |
企业导师简介 | 第57-5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8-59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