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--油气储运机械设备论文--油气管道论文

油气管道环向表面裂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修复补强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表面裂纹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8页
第二章 断裂表征参量及GFRP管道修复技术概述第18-24页
    2.1 断裂力学基础理论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裂纹分类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基本断裂表征参量第18-20页
    2.2 FRP修复技术概述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FRP修复技术的选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FRP修复技术工艺分类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FRP修复技术施工流程第23-24页
第三章 GFRP性能及含环向表面裂纹缺陷的X42钢管道试验研究第24-45页
    3.1 GFRP材料性能实验研究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环氧树脂性能测试结果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GFRP性能测试结果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本节小结第27-28页
    3.2 含环向表面裂纹缺陷管道的静水压及弯矩加载试验研究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管件尺寸参数及过程简介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验结果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本节小结第35-36页
    3.3 GFRP修复管道的静水压及弯矩加载试验研究第36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GFRP修复层尺寸参数计算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GFRP修复管道的静水压及弯矩加载试验研究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本节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有/无GFRP修复的含环向表面裂纹缺陷管道的建模方法第45-5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5页
    4.2 基本假设第45页
    4.3 单元选取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裂纹前缘的模拟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GFRP补强层及粘接胶层单元选取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其它单元第47-49页
    4.4 材料参数设置及有限元建模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材料设置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0-52页
    4.5 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准确度的验证与分析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Newman-Raju公式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有限元验证模型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结果验证与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五章 含半椭圆形环向表面裂纹缺陷管道的数值模拟研究第59-70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9页
    5.2 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、载荷及裂纹尺寸参数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及载荷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环向表面裂纹尺寸参数第60-61页
    5.3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裂纹深度d/t=50%、不同裂纹长度θ/π模型的模拟结果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裂纹长度θ/π=3.68%、不同裂纹深度d/t模型的模拟结果第66-6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8-70页
第六章 GFRP修复油气管道效果数值模拟研究第70-81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70页
    6.2 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、载荷及GFRP修复层的主要参数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有限元分析模型主要参数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边界条件及载荷第71页
    6.3 模拟准确度校验及模拟弯矩的选取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GFRP修复模拟准确度校验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最佳模拟弯矩选取第73-74页
    6.4 GFRP修复补强效果研究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修复层宽度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修复层厚度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GFRP与管钢粘结胶层模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79-81页
结论与展望第81-84页
    结论第81-82页
    展望第82-84页
致谢第84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参与情况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非线性电动力学中的全息超导与全息纠缠熵
下一篇:基于NSET模型的风电机组故障诊断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