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--城市经济管理论文

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10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城市群空间理论研究进展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组织第19-21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2 理论基础:田园城市的理论体系第22-46页
    2.1 田园城市理论及其土地利用第22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与主要内容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田园城市理论的土地利用特征第27-31页
    2.2 田园城市理论的学术发展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城市的形态:紧凑还是分散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单元与功能:分割还是混合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蔓延与增长:遏制还是疏解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其他研究视角第36-38页
    2.3 田园城市理论的实践经验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田园城市协会及其最初的试验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英国的新城运动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遍布世界的田园郊区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实践继承的转移与调整第43-4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3 理论研判:借鉴性分析与特征判断第46-66页
    3.1 对田园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借鉴性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城市群中的结构特征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田园城市理论的思路及评价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对田园城市群结构的基本判断第52-53页
    3.2 对田园城市群空间单元的借鉴性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我国城市群的基本空间单元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田园城市的思路及评价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田园城市群空间单元的基本判断第57-58页
    3.3 对田园城市群中城乡关系的借鉴性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我国城市群中的城乡关系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田园城市理论的思路及评价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田园城市群城乡关系的基本判断第62-64页
    3.4 其他视角第6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4-66页
4 机制解构:地域功能的演化与尺度转换第66-90页
    4.1 功能视角的提出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功能视角提出的依据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空间功能的分类与性质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功能在空间的组合形式第71页
    4.2 空间单元及其功能演化机制第71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空间单元的内涵与功能特征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空间单元的功能构成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空间单元的功能演化第74-78页
    4.3 城市群体系的功能演化机制第7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城市群的功能结构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从空间单元到体系结构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城市群的演化过程第84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城市群内的功能配置第88-8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9-90页
5 目标愿景:田园城市群的空间格局第90-104页
    5.1 基本原则与目标第90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田园城市群的基本原则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田园城市群的基本目标第92-93页
    5.2 基本判断的实现机理第93-96页
    5.3 田园城市群的构成要素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空间单元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联系空间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生态基质第98-99页
    5.4 田园城市群的结构体系第99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等级结构体系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空间结构体系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时间配置第102-103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03-104页
6 优化机制: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路径第104-128页
    6.1 土地利用对空间单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第104-11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空间单元的竞争力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竞争力中功能的作用机制第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功能对土地的利用方式第105-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心性第108-111页
    6.2 基于田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优化目标第111-112页
    6.3 土地利用优化机制第112-11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城市群尺度土地利用优化内涵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基于田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优化机制第113-115页
    6.4 关键参数的获取第115-12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竞争力的测算与权重确定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参数第116-127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27-128页
7 优化案例: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第128-153页
    7.1 京津冀城市群概况第128-129页
    7.2 竞争力的测度第129-14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竞争力测算模型的构建思路第130-13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测算对象与数据来源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竞争力模型的构建第132-13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模型的拟合、评价与修正第135-13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5 测算结果第138-141页
    7.3 微观尺度土地利用优化——以天津市市辖区为例第141-145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基于单元功能完整性的土地利用优化第142-144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基于主导功能的土地利用优化第144-145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小结第145页
    7.4 中观尺度土地利用优化——以第二层级单元为例第145-152页
        7.4.1 优化目标的确定第146页
        7.4.2 各单元的土地中心性第146-150页
        7.4.3 层内均衡导向的土地利用优化第150-151页
        7.4.4 小结第151-152页
    7.5 本章小结第152-153页
8 总结与展望第153-157页
    8.1 主要研究成果第153-155页
    8.2 研究展望第155-157页
致谢第157-159页
参考文献第159-168页
附录第168页

论文共1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高可靠性组织理论的事件学习系统方案设计研究
下一篇:湖南省国土空间共生分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