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通信理论论文--信号分析论文

基于多生理参数的警觉度检测模型及Beta双耳差频调控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9-10页
    1.2 警觉度检测实验范式研究现状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信号探测类任务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信号分辨类任务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各类任务优缺点比较第14-16页
    1.3 警觉度生理信号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4 声音刺激提高大脑警觉度的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目的与内容安排第18-20页
第二章 警觉度相关生理信号基础与大脑谐振效应理论第20-28页
    2.1 脑电基础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脑电信号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脑电特征与警觉度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心电基础第22-24页
    2.3 脉搏波信号基础第24-25页
    2.4 皮肤电阻信号基础第25-26页
    2.5 大脑谐振效应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预处理第28-39页
    3.1 实验设计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方案设计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被试者和实验环境第30-32页
    3.2 信号预处理第32-33页
    3.3 数据标注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主观量表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行为学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 MCT任务下生理信号分析及警觉度模型研究第39-50页
    4.1 脑电信号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频域特征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非线性特征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4.2 心电信号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4.3 脉搏信号分析第44页
    4.4 皮肤电阻信号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4.5 警觉度回归模型的建立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回归模型的介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特征降维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警觉度模型的建立第47-49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 Beta频段双耳差频对警觉度的调控研究及非注意下警觉度研究第50-60页
    5.1 双耳差频对脑电信号的影响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频域影响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LZC影响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5.2 双耳差频对其他生理信号的影响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双耳差频对心电信号影响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双耳差频对脉搏波信号影响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双耳差频对皮肤电阻信号影响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5.3 非注意下大脑警觉度的变化研究第56-5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8-60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-63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本文主要成果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本文创新工作点第61-6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8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8-69页
附录第69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DRC-ICP-MS人体血清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的研究
下一篇:动态光谱数据质量评估及波长筛选新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