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炮制、制剂论文--剂型论文

复方芪麻胶囊的药学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引言第11-13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-23页
    1.1 目的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高血压的发展现状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高血压的病因病机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高血压的治疗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1.3 复方芪麻胶囊原料药材化学成分、药理研究概况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黄芪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茯苓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法半夏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橘红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天麻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泽泻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7 川芎第21-23页
第二章 复方芪麻胶囊制备工艺研究第23-45页
    2.1 仪器与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仪器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剂与试药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动物第24页
    2.2 剂型的选择第24页
    2.3 处方中药物活性成分分析及工艺路线设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处方中活性成分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不同工艺样品的制备第25页
    2.4 工艺路线的确定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评价指标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各样品组对肾动脉结扎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影响第25-27页
    2.5 提取工艺研究第27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评价指标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单因素考察试验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正交试验第34-36页
    2.6 浓缩工艺研究第36页
    2.7 干燥方法的考察第36-37页
    2.8 成型工艺研究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8.1 天麻粉碎工艺考察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8.2 原料的物理性质考察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8.3 辅料的选择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8.4 制粒工艺研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8.5 颗粒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8.6 包装材料的选择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8.7 粒重、规格、日剂量的确定第41-42页
    2.9 中试工艺研究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9.1 中试生产场所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9.2 试验方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9.3 中试结果第42-44页
    2.10 讨论与小结第44-45页
第三章 复方芪麻胶囊质量标准研究第45-65页
    3.1 仪器与材料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仪器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剂与药品第45页
    3.2 定性鉴别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第45-49页
    3.3 含量测定研究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天麻素的含量测定第52-55页
    3.4 复方芪麻胶囊稳定性试验第55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常温稳定性试验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加速稳定性实验第60-64页
    3.5 讨论与小结第64-65页
第四章 复方芪麻胶囊的药效学研究第65-74页
    4.1 仪器与材料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药物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仪器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试剂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动物第65-66页
    4.2 方法第66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对老年SHR大鼠血压、血管活性因子、肾脏并发症的影响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对SHR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第69-73页
    4.3 讨论与小结第73-74页
第五章 结语第74-76页
    5.1 本文主要结论第74-75页
    5.2 创新点第75页
    5.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0页
附录第80-81页
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第81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汽车后视镜稳健设计及有限元分析
下一篇:新型除磷填料的制备及吸附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