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后视镜稳健设计及有限元分析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汽车后视镜概述 | 第8-10页 |
1.2 稳健设计的起源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2-14页 |
2 某新车型后视镜稳健性工具开发 | 第14-28页 |
2.1 稳健设计流程 | 第14-15页 |
2.2 后视镜质量历史 | 第15-16页 |
2.3 稳健性工具的理论基础与起源 | 第16-20页 |
2.4 后视镜边界图 | 第20-21页 |
2.5 后视镜接口矩阵 | 第21-23页 |
2.6 后视镜P-图 | 第23-27页 |
2.6.1 P-图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5页 |
2.6.2 后视镜P-图开发 | 第25-27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某新车型后视镜稳健设计 | 第28-48页 |
3.1 后视镜DFMEA | 第28-37页 |
3.1.1 FMEA的发展历史 | 第28-29页 |
3.1.2 DFMEA的基本理论 | 第29-33页 |
3.1.3 DFMEA与P-图之间的联系 | 第33-34页 |
3.1.4 后视镜DFMEA开发 | 第34-37页 |
3.2 后视镜可靠性与稳健性检查清单 | 第37-39页 |
3.3 稳健设计与可靠性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| 第39-40页 |
3.4 基于稳健设计流程的后视镜结构设计 | 第40-43页 |
3.4.1 后视镜A-面 | 第40-41页 |
3.4.2 后视镜结构设计 | 第41-43页 |
3.5 后视镜设计验证计划 | 第43-4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8页 |
4 某新车型后视镜静力学分析 | 第48-58页 |
4.1 有限元方法与软件简介 | 第48-49页 |
4.2 后视镜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9-52页 |
4.3 镜座强度分析 | 第52-54页 |
4.4 镜壳接触非线性分析 | 第54-5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5 某新车型后视镜动力学分析与设计论证 | 第58-72页 |
5.1 后视镜的振动 | 第58页 |
5.2 动力学分析理论基础 | 第58-60页 |
5.3 后视镜模态分析 | 第60-63页 |
5.4 后视镜谐响应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5 后视镜有限元简化模型验证 | 第64-68页 |
5.6 可靠性与稳健性论证 | 第68-69页 |
5.6.1 设计验证计划和报告 | 第68-69页 |
5.6.2 后视镜可靠性与稳健性论证矩阵 | 第69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69-72页 |
6 全文总结和展望 | 第72-74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72页 |
6.2 展望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