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课题来源 | 第9页 |
1.2 课题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9-15页 |
1.2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9-14页 |
1.2.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4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结构 | 第17-18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2 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 | 第19-29页 |
2.1 软件无线电概述 | 第19-22页 |
2.1.1 软件无线电的产生 | 第19页 |
2.1.2 软件无线电的发展 | 第19-20页 |
2.1.3 软件无线电原理 | 第20-22页 |
2.2 GNU Radio开发环境 | 第22-26页 |
2.2.1 GNU Radio简介 | 第22页 |
2.2.2 GNU Radio程序结构 | 第22-23页 |
2.2.3 Python自定义模块 | 第23-24页 |
2.2.4 C++自定义模块 | 第24-26页 |
2.3 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SRP | 第26-27页 |
2.3.1 USRP简介 | 第26页 |
2.3.2 USRP工作原理 | 第26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3 LTE-U测试平台关键技术设计 | 第29-53页 |
3.1 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| 第29-31页 |
3.2 基于事件驱动的收发端程序设计 | 第31-32页 |
3.3 发送端关键技术设计 | 第32-39页 |
3.3.1 发送端资源调度机制 | 第32-33页 |
3.3.2 控制信道设计 | 第33-35页 |
3.3.3 MAC头设计 | 第35-36页 |
3.3.4 发送端帧映射 | 第36-37页 |
3.3.5 DRS信号实现 | 第37-39页 |
3.3.6 OFDM符号的生成 | 第39页 |
3.4 接收端同步捕获算法设计 | 第39-47页 |
3.4.1 基于CP的定时同步 | 第40-43页 |
3.4.2 基于PSS的定时同步 | 第43-46页 |
3.4.3 基于SSS的定时同步 | 第46-47页 |
3.5 接收端同步跟踪算法设计 | 第47-49页 |
3.5.1 定时误差跟踪 | 第47-49页 |
3.5.2 频偏误差跟踪 | 第49页 |
3.6 接收端基于CRS的信道估计 | 第49-51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4 LTE-U测试平台实现 | 第53-59页 |
4.1 平台系统参数 | 第53页 |
4.2 通信信号处理模块实现 | 第53-54页 |
4.3 图形化界面开发 | 第54-55页 |
4.4 GNU Radio与USRP平台搭建 | 第55-5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5 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| 第59-71页 |
5.1 共存算法设计 | 第59-60页 |
5.2 测试场景设计 | 第60-62页 |
5.2.1 LTE-U单系统性能测试 | 第60-61页 |
5.2.2 LTE-U全ON状态与Wi-Fi共存性能测试 | 第61页 |
5.2.3 LTE-U静态ON/OFF机制与Wi-Fi共存性能测试 | 第61-62页 |
5.3 测试与结果分析 | 第62-69页 |
5.3.1 系统参数配置 | 第62-63页 |
5.3.2 功率校正 | 第63-64页 |
5.3.3 单系统性能评估 | 第64-65页 |
5.3.4 LTE-U与Wi-Fi共存性能评估 | 第65-6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6.1 总结 | 第71页 |
6.2 展望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1页 |
附录 | 第81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81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| 第81页 |
C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