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刑法“入户盗窃”特征及入罪界线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6-7页 |
第一章“入户盗窃”独立入刑的法律意义 | 第7-10页 |
第二章“入户盗窃”的基本特征 | 第10-20页 |
一、“户”的范围 | 第10-16页 |
(一)“户”是人为划分隔离于公共场所的私人空间 | 第11-13页 |
(二)“户”是提供“家庭生活”的场所 | 第13-15页 |
(三)行为人是否必需对“户”有明确主观认识 | 第15-16页 |
二、“入”的非法性 | 第16-17页 |
(一)行为人要有“入”的行为 | 第16页 |
(二)行为人在“入”的主观上具有非法目的 | 第16-17页 |
(三)行为人“入”客观上系非法行为 | 第17页 |
三、应当在“户”内有盗窃行为或犯意 | 第17-20页 |
第三章“入户盗窃”的基本完成形态和停止形态 | 第20-25页 |
一、“入户盗窃”的基本完成形态 | 第20-21页 |
二、“入户盗窃”的停止形态 | 第21-25页 |
(一)“入户盗窃”的“着手”——犯罪预备的转折点 | 第21页 |
(二)“入户盗窃”的既遂形态 | 第21-23页 |
(三)“入户盗窃”的未遂和中止形态 | 第23-25页 |
第四章“入户盗窃”行为的入罪界线 | 第25-28页 |
一、法益侵害程度是“入户盗窃”的入罪标准 | 第25页 |
二、“入户盗窃”时间线上入罪点的确定 | 第25-28页 |
结论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1页 |
致谢 | 第31页 |